多年前,港府曾公開批評酒店業以「海鮮價」出租房間,形同趕客,殺雞取卵,事到如今,問題不僅沒有改善,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勢。業界急功近利,竭澤而漁,酒店業形象受損事小,旅遊業以至整體經濟受害事大。

本港零售市道疲態畢露,零售銷售數據十一年來首次錄得全年倒退,就是一個明顯的警號。值得注意的是,去年訪港旅客超過六千萬人次,比前年增長一成二,但零售業績卻不增反減,反映高端消費旅客正在持續減少,而這正是本港旅遊業面對的最大隱憂。為何會出現這種反常現象呢?內地反腐及香港爆發佔領之亂固然打擊旅客消費意欲,而香港酒店「海鮮價」嚇跑旅客,同樣難辭其咎。

有資深旅遊業人士踢爆,酒店往往在旺季坐地起價,平日每晚只需八百至千多元的四星級酒店,竟然在網上索價逾萬元;即使質素一般的重慶大廈賓館也開價一千七百元一晚,旅客不甘被宰,寧願選擇在深圳或珠海留宿。事實上,去年十月起訪港旅客訂房情況已開始放緩,十一月更較前年同期劇減三成,前景不容樂觀,加上未來五年將有一萬個新酒店房間落成,而香港又缺乏大型國際盛事,在「僧少粥多」的情況下,酒店房間隨時出現過剩局面。

一損俱損,酒店業以海鮮價牟取暴利,不僅損害自己的招牌,更會拖累整個旅遊業收益。當局數字顯示,一三年內地過夜客的平均消費近九千元,而非過夜客則只有二千七百元,難怪旅客增加零售業績反而倒退。更令人擔心的是,一旦外圍形勢逆轉,不僅過夜客買少見少,連一般訪港旅客也過門不入,這才是香港旅遊業的真正危機。事實上,隨着內地經濟迅速發展,出外旅遊愈來愈普遍,中國旅客足迹遍及全世界,香港「旅遊之都」招牌已大為褪色,在這種情況下,酒店業不適應時勢變通吸客,反而以海鮮價巧取豪奪,這不是自取滅亡又是甚麼。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酒店海鮮價問題早受詬病,港府一直聽之任之,可謂不負責任。同樣是以內地客為主要客源的澳門,早有法例規管酒店房間訂價,包括在每年旅遊旺季前,要求酒店及賓館上報最高房價,並在網上公開資料,提高房價透明度,防止坐地起價。反觀港府面對酒店以海鮮價宰客束手無策,酒店有恃無恐,自然變本加厲。

正所謂,屋漏偏逢連夜雨。本港旅遊業正面臨四面楚歌的困境,除了內地旅客消費模式轉變及旅遊景點十年如一日等老問題,還受到政治問題衝擊。近年隨着中港矛盾愈演愈烈,激進團體排外行動此起彼落,一時「驅蝗」,一時「鳩嗚」,一時「佔領」,一時「光復」,紛紛擾擾,永無寧日,許多內地旅客望而卻步。

總而言之,良好信譽是最亮麗的金漆招牌,童叟無欺是最有效的營商手法。酒店海鮮價亂象影響本港旅業形象,港府不能再坐視不理,否則,旅遊業這根經濟支柱遲早不保。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