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教育局本學年起每年撥款二億元,向全港各中學每年發放約五十萬元生涯規劃津貼,提升學生對未來發展的認知。不過,部分中學的負責老師反映,現時獲得的津貼配套不足,難以增設獨立生涯規劃課,僅能「打游擊」每年為全校各班別提供兩次生涯規劃資訊,加上升學的資訊日新月異,建議當局向各校提供統一的生涯規劃教材及校本支援。

只能「打游擊」提供資訊

李求恩紀念中學升學及擇業輔導組主任徐曉琦指出,教育局撥款原意是期望學校增聘專責生涯規劃老師,但事實上不少學校會以津貼增聘新科目老師,騰出原有較熟悉學生的科目老師兼任生涯規劃工作,「學生要重新適應新老師,課程質素會唔會下跌咗呢?兼任工作亦會令老師工作量多咗,但學校又唔夠資源做獨立生涯規劃課」。

徐形容校方只能利用津貼「打游擊」,每學期為全校每班提供一次生涯規劃資訊、資助基層學生參加遊學團、舉行工作坊增加學生對各行各業的認識;同時亦新設生涯規劃組研究自設校本來筆記。

香港道教聯合會圓玄學院第一中學升學及就業輔導組老師凌俊賢亦認為,教育局推行生涯規劃,但相關配套不足,加上目前升學途徑太多,如本地的副學士課程、自資學位課程、內地升學、台灣升學及海外升學等,「資訊爆炸,令學生甚至老師都UPDATE唔切」。他指現時該校利用津貼增聘老師、增加學生探索活動,並推行生涯規劃學生大使試驗計劃,但仍期望當局可向各中學提供統一的生涯規劃教材及校本支援。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