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曾幾何時,香港樣樣都比澳門優勝,但時移勢易,今日澳門欣欣向榮,香港不進反退,旅遊收益落後於人就是其中一個例子。

聯合國轄下世界旅遊組織發表最新年結報告,回顧二○一三年全球國際旅遊收益最高的十大地區或國家表現,香港雖然榜上有名,但排名較一二年下跌一位,淪為包尾大幡;而澳門則穩守第五位,排在旅遊第一大國美國、西班牙、法國及中國之後,全年旅遊收益逾四千億元,遠遠高於香港的三千億元。

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澳門旅遊業蓬勃發展,絕對不是偶然的。近年來,澳門政府大力推動博彩旅遊事業,大興土木,開門迎客,不斷推出新景點,為各行各業注入源源活水,為整體經濟發展帶來無限生機。以去年為例,澳門旅客數字衝破三千萬大關,增長超過百分之七,令酒店、購物、餐飲、會議展覽、廣告、金融結算等服務產業統統受惠。更重要的是,澳門管治暢順,政通人和,沒有政治爭拗,沒有「驅蝗」鬧劇,自然客似雲來,財源廣進。

相比之下,香港旅遊業問題多多,隱憂重重。港府不思進取,旅遊基建停滯不前,景點十年如一日,酒店及交通承接力瀕臨爆煲,以致接待旅客能力出現瓶頸,近年旅客人數雖有增加,但升勢已顯著放緩,而且旅客消費模式也逐漸改變,拖累零售及酒店餐飲等相關行業。正所謂,不怕不識貨,最怕貨比貨。澳門的面積比香港更小,旅遊資源比香港更匱乏,旅遊業發展卻比香港出色,歸根究柢,就是因為兩地政府施政強弱有別。港府無能,胡混度日,加上社會愈來愈政治化,中港矛盾日益尖銳,旅遊業不進反退是意料中事。怕只怕,一旦個人遊政策有變,整體經濟勢必雪上加霜。

一葉知秋,香港與澳門旅遊業此消彼長,正是兩地經濟發展優勝劣敗的縮影。早前一項國際研究報告顯示,澳門蟬聯全球經濟表現最佳城市,而香港只能居於第二百四十二位,一榮一辱,情何以堪。事實上,如今澳門人均GDP已達到九萬多美元,比香港多一倍還不止,這在以前根本是不可想像的事。同樣是特別行政區,香港比澳門回歸更早,條件更優勝,基礎更雄厚,卻落得事事不如人的境地,難道不值得香港人反省嗎?

福無私與皆天賜,禍不空生自有招。香港本來是一隻會生金蛋的肥鵝,如今變成日漸消瘦的風乾臘鴨,這是政治騎劫經濟民生的必然結果。君不見,本港整體競爭力節節後退,全球最大貨櫃港桂冠固然早已失去,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同樣岌岌可危,甚至連大學國際排名亦不斷倒退。春江水「寒」鴨先知,本地華資龍頭企業變相遷冊海外,就是香港日益沉淪的縮影。

面對福禍難料的前路,港府固然要做好自己份工,改善施政,而港人亦需作出抉擇,不要繼續陷於政治泥沼,否則,香港只會走向不歸路。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