坑渠老鼠和屋鼠通街「搵食」,散播致命惡菌!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發現,近一成四本港坑渠老鼠及百分之七屋鼠帶有超廣譜酶大腸桿菌,當中元朗、黃大仙及南區檢出的老鼠糞便樣本含菌比率最高,帶菌率介乎百分之二十一至五十;三成三坑渠老鼠更對三種以上常用抗生素呈抗藥反應。負責研究的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估計,老鼠有機會於雞、豬隻養殖場或街市,接觸到家禽的糞便感染該菌,再經環境傳人。過往感染超廣譜酶大腸桿菌,嚴重病發可致細菌入血,專襲年長或抵抗力弱者,長者人口居多的黃大仙區高危。

黃大仙區議會促請食環署加強滅鼠,並會於屋邨派發宣傳單張提醒邨民注意環境衞生。

坑渠老鼠經常游走街市,有機會將細菌傳人。(資料圖片)

過往有五十二種病毒、細菌及寄生蟲經老鼠傳人,包括大腸桿菌等。港大於○八至一三年委託食環署及漁護署從全港十八區搜集四種常見老鼠的糞便樣本,包括在野外棲息、吃野果維生的針毛鼠及印支林鼠;經常出沒街市、食垃圾的坑渠老鼠,以及屋鼠;當中以坑渠老鼠的樣本佔多。結果發現,五年來九百六十五隻老鼠中,整體有百分之七帶有超廣譜酶大腸桿菌,其中四百五十二隻坑渠老鼠,便有六十三隻帶有該菌。

可致尿道炎細菌入血

十八區的坑渠老鼠中,只有屯門及沙田兩區沒帶有超廣譜酶大腸桿菌,而元朗、黃大仙及「富豪區」南區竟發現最高水平的帶菌率,介乎百分之二十一至五十。研究又發現,三成三坑渠老鼠及一成七屋鼠對三種以上抗生素呈抗藥反應,當中坑渠老鼠驗出兩種名為ST131及ST405的大腸桿菌,屬常見並對人類毒性較強的超廣譜酶大腸桿菌。另外,STC10、STC38及STC155型亦有機會導致尿道炎及細菌入血。有關研究已刊登在《臨床微生物學雜誌》。

何栢良相信,各區帶菌率高有獨特因素,當中元朗區因家禽或豬隻養殖場較多;黃大仙區則因街市較多,垃圾量亦較高,老鼠有機會接觸到惡菌;南區則原因未明。

他指超廣譜酶大腸桿菌專襲長者及長期病患者,黃大仙長者人口多、樓宇空間密集,風險較其餘兩區高,提醒市民到過街市須徹底清潔雙手,家居垃圾也要以垃圾袋包裹好,更要做好滅鼠工作。食環署表示,留意到有關研究,會繼續密切監察各區包括公眾街市的鼠患。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