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振英政府房屋政策的主調,就是要「石頭鑽出血」,在市區零碎地塊、綠化地帶、GIC(政府、機構或社區)用地,甚至企圖向郊野公園打主意。梁在施政報告中亦指摘前朝曾蔭權政府,把大量土地規劃為非發展用途,和降低新規劃發展土地的發展密度。

施政報告的第七十五段表示,發展密度較低,區內交通會更暢順,居住環境會更理想,但整體房屋供應卻會減少,公屋輪候時間會較長,租金和樓價都會上升。

究竟香港是否已經步入絕望的境地,需要用如此極端的方法,解決港人住屋需要呢?

揆諸事實,卻不是這樣的,二○一二年時,五大地產商手上的新界農地約有一千公頃,是特區政府實際可建樓地皮(有測量師估計約二百公頃)的接近五倍,這現象固然是前朝遺禍,可是坊間也有提出政府全面收地、公私合營等補救建議,值得大家研究。

恒基地產主席李兆基曾經宣布捐地予特區政府,反映大地產商也願從善如流,強行提高發展土地密度,並無迫切需要。

提高發展土地密度,自然也會增加人口和居住密度,香港的人口密度已經是世界第二,僅次於澳門,外國傳媒和旅遊網站也不時埋怨香港過於擠迫,將軍澳的密集發展模式也經常遭到批評。提高發展密度的難度和弊病不容忽視,空氣流通、噪音、交通、醫療服務容量、治安、消防安全以至家庭與鄰舍和諧,都是需要顧及的環節。

特區政府的決定,顯然是思慮不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