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問題愈演愈烈,基層市民住劏房已是悲慘,更悲慘的是,如今連劏房都可能住不上。工廈劏房安全隱患高,當局依法取締無可厚非,但劏房居民流離失所,又沒有公屋可住,成為最大的輸家。

為配合施政報告打擊工廈劏房的政策,屋宇署昨日高調警告會繼續致力取締有關違規單位,並加強檢控未有履行清拆令的業主。為了加強阻嚇力,當局披露行動細節,指由二○一二年開始掃蕩行動以來,至今已就相關的違例工程發出七十二張清拆令及中止更改用途命令,截至去年底,署方對未有遵從清拆令的業主一共提出了二十七宗刑事檢控。當局還警告,若業主被檢控後仍不遵從清拆令,當局會向法院申請封閉令,下令住客遷離,並安排承建商清拆相關劏房單位,荃灣一座工廈劏房便遭依法取締。

違法便要執法,工廈劏房不僅涉及改變土地用途,更因為工廈無論建築結構及消防設施,都不能滿足住宅大樓的相關要求,衍生消防安全風險,港府加強掃蕩乃基本職責。問題是,清拆劏房容易,安置居民困難。有頭髮誰願意做瘌痢?其實工廈劏房住戶並非不知道環境惡劣,安全風險高,而是別無選擇,有瓦遮頭總比露宿街頭要好,何況相對其他類型的劏房,工廈劏房租金相對便宜,因而成為窮人的安身之所。一旦所住的單位被取締,叫他們如何打算?這不是逼他們睡街頭,或者尋找另一個租金更昂貴的劏房嗎?

有需求就有市場,工廈劏房之所以遍地開花,皆因房屋供求嚴重失衡,租金高昂,一房難求,就算工廈劏房被全面取締,亦有其他違規劏房應運而生,根本不能根治問題。雖然理論上,當局有中轉屋供他們暫時過渡,但事實上,全港劏房住戶至少有十七萬戶,這還是兩年前的數字,而中轉屋只有三處,根本是杯水車薪,何況這些中轉屋同樣環境惡劣,比工廈劏房好不到哪裏去。說到底,只要房屋供應短缺的困局無法打破,劏房亂象便會繼續存在,當局呼籲市民不要租住工廈劏房,簡直是「何不食肉糜」的翻版,對身不由己的無殼蝸牛來說,無異於在傷口上撒鹽。

誠然,前朝政府胡混度日,種下房屋問題的禍根,現屆政府無力撥亂反正,更致使劏房問題日益惡化,目前申請公屋的輪候大軍已突破二十六萬大關,即使港府每年可以建成兩萬個單位,起碼要十多年才能完全消化,這還未將新增加的需求計算在內。至於私人住宅,更是長漲長有,勢比天高。最近有國際調查報告指出,在全球八十五個大城市中,香港成為最難買樓之地,而且是五連霸,樓價入息比率更由十四點九倍升至十七倍,置業困難程度打破該調查十一年來最高紀錄。

在可望的將來,香港房屋供不應求的問題都不可能得到解決,取締劏房只會令問題雪上加霜。港府當然知道問題所在,所謂打擊劏房,無非是做騷罷了。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