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調查發現六成半本港青年不願到內地就業。但原來香港新移民要重返內地工作也困難重重。因內地人一旦選擇居港權,就要捨棄內地戶籍。若成功設立「返回機制」,讓新移民再揀多次,會揀餘生不做香港人嗎?

顧問老師:理大專業及持續教育學院講師 陳偉強

Q:為內地新移民設立「返回機制」,能否紓緩中港矛盾?

A:可以。內地新移民來港後,對香港公共資源造成負擔,例如醫療、教育、公共房屋及社會福利,若部分新移民選擇重返內地,可減省本港庫房開支。另外,本地人要跟內地新移民競爭資源,且感覺新移民對社會貢獻有限,加上文化衝突,對內地人印象差,故設立「返回機制」可紓緩矛盾。

Q:內地新移民在港向上流動有何困難?

A:內地新移民部分因教育水準低,或學歷在港不受認可,只可從事低技術或體力勞動工作。雖然工資比內地相同工種高,但個人及下一代都面對向上流動的困難。即使在港生兒育女,生活艱苦,也因收入有限,無法好好培育子女,下一代的發展亦比不上本地中產下一代,新移民家庭向上流動困難,甚至形成跨代貧窮。

延伸思考

1.為何內地要實施戶籍法?

A:戶籍法是社會主義國家常有的措施。中國早於五十年代已實施,戶籍法可限制移居自由,有助政權穩定性。在戶籍法下,人不可隨意流動,到另一個地工作或旅遊,都要先得到有關部門批准。國家政府可藉此監控不同省市的人口,控制資源分配,地方政府亦會向上仔細報告各村民的動態。現今鄉村民工到城市工作,因戶籍法而無法享有城市的福利,於城市生活困難,內地有民工團體提倡要改革或廢取戶籍法。

2.內地戶籍法對原居內地的新移民有何影響?

A:有部分新移民來港後,因感生活質素下降,居住空間及就業機會少,而感到後悔。但移居外地是不歸路,內地人一旦申請移居,便要即時放棄戶籍,才可離開中國;即使返回家鄉居住,亦會被當外地人看待,不會有醫療補貼或社會補貼,求醫要到私家醫院,求學要到私校,找工作亦有困難,例如不可當公務員,限制重重。

3.雙非童及單程證來港人士的居港問題,對社會有何影響?

A:大部分以家庭團聚為由來港的單程證人士,年紀較大,而教育及技能較低,來港後會發現就業困難,需向政府申領社會援助,對社會貢獻有限。而雙非童暫時未能為港作貢獻,更令社會各界擔心,不知如何預備為他們提供教育或社福資源,本地學位本已不足,雙非童來港升學,會加重教育資源壓力。本地港人有感要用公帑教育、援助非香港公民,對內地人反感,令社會爭拗不休。

網上專頁:on.cc/sunstudies

聯絡電郵:studies@on.cc

答案請瀏覽網上專頁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

昔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