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傳統名校轉為直資學校成為極具爭議的話題。隨着不少名校脫離資助學校行列,不少持份者(包括家長、學生)抱怨入讀傳統名校的機會愈來愈少,亦令基層學生向上流動愈來愈難。到底直資計劃推行二十多年來,對本港教育制度造成甚麼衝擊?傳統名校是否已成為中上層家庭的私人俱樂部?

根據教育局提供的有關資料,「直資計劃的目標是使本港的學校體制更趨多元化,讓家長有更多選擇。」所謂直資學校,即學校原則上根據其收生數目以獲得政府的津貼,同時在運作上(包括收生標準、學費、課程設計等)享有較大的自由度。故直資計劃的確可令本港的學校體制變得更多元化,但家長和學生(特別是基層家庭)真的有更多選擇嗎?

在七十多間直資學校中,最受人注目的是那些轉為直資的傳統名校。不少人批評這些傳統名校以其多年累積的辦學聲譽轉為直資學校,變相是把屬於公眾的資源私有化。亦由於其收生標準不再單純是擇優而錄,造成家庭背景較富裕的學生有較高機會入讀。即使直資傳統名校須按規定向有需要的學生提供資助,原則上學生不會因經濟問題而無法入讀,但試問當周遭的朋輩討論父母開着甚麼車到學校接送時,那些來自基層的學生將承受何等的壓力?

經過多年的發展,直資計劃有利有弊。一方面,直資計劃讓參與學校在運作上享有彈性,讓學校可得到額外資源提升教學質素,滿足一些非傳統的辦學意念,也讓經濟環境較好的家長有更多選擇。另一方面,一些傳統名校參與直資計劃後,由於本身有着較優越的辦學優勢,它們大可取錄學習資源較充足的學生,變相令成績優異但來自基層的學生望洋興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