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油價下探五十美元的低位,市場戚然。促成油價下瀉,除了地緣及政治因素,並非沒有經濟因素。市場有說法認為,以沙特為首的產油國組織有心壓低油價,打擊頁岩油氣開採,並非不靠譜的說法。頁岩油氣的確是最強勁的對手,油價五十美元以下,油國仍有利潤,捨高油價是欲戮力抑制開發頁岩能源的投資意欲。

實際上,石油的市場對手何止頁岩能源?高油價刺激新能源蜂起,核能、水電、太陽能、生物能等新能源大規模使用,無不爭奪市場份額,成為石油的市場危機所在,也是油國和石油美元的危機所在,必使石油日益失去能源領域的主導地位。這輪石油壓價,不僅是美國藉以打壓俄羅斯經濟配合制裁,也是石油的存亡機遇掙扎,甚至壓倒作為政治工具的意義,成為跌價的主要動因。

油價已穿越時空,回到第四次石油危機(○三年伊拉克戰爭)前的水平。經歷四次石油危機,油價才由每桶三美元攀上六十美元之上,期間美元操控賺盡好處。今時不同往日,隨着新能源興起,石油的威脅已不如當年。但若石油要鬥敗新能源,還要回歸更低價位,到時廉價石油是利也是弊:其利在全球可享低油價消費、低成本產能;弊在促使資金從能源建設中退出,抑制新能源開發和利用,遲滯推進環保進程。低油價效應還得放長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