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證是一戰的副產品,英國規定強制國民領取及攜帶身份證,在終戰翌年(一九一九年)取消。二戰時又重新引入,那是戰爭結束七年後的一九五二年,一場質疑制度侵犯私隱及人權的官司後才廢除。近年英國政府以反恐為由,試圖重新引進國民身份證,受民眾用上述理由強烈反對而作罷。

香港的身份證制度卻非由英國引入。「三年零八個月」淪陷時期,日本侵略者為方便管理及監控香港人口而設,重光後惡法自然取消。由上述歷史可見,身份證制度要麼是出於戰時的緊急狀態,要麼是征服者監控佔領區民眾的手段。

一九四九年中國大陸山河變色,大量難民湧入本港,身份證制度借屍還魂。由於身份證賦予港人有別於大陸人的身份認同及象徵,故絕大多數港人視此制度為理所當然,甚少人探究該機制的源流,及其所涉及的爭議。

二○一四年底,入境處宣布計劃於一八至二二年期間,分階段為全港市民更換新一代智能身份證。當中具有「無線傳輸技術」,引起公眾疑慮,以後警員無需再截停市民出示身份證,只要以讀卡機在市民附近掃描,便可輕易獲得街頭抗爭者的名單,若掃描裝置布滿全港,政府可掌握所有市民的行蹤!

十多年來的反恐戰爭,使西方諸國加強監視國民,閉路電視無處不在,政治預言小說《一九八四》裏的「老大哥在看着你」已然成真。若港人不反對新智能身份證植入電子監控技術,不但完全失去私隱,更為全球樹立危險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