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年,香港在佔領行動中,真要回顧,怕只有躁動與不安!未知是否基於這個理由,政府竟然不顧香港金融地產急速發展,農業卻不斷萎縮的現實,忽然說要花費數以億計巨額公帑,強制收回七十至八十公頃私人農地設立農業園,再由當局參考市場租金租給農民。

佔領運動的後遺症,除了破壞法治文明社會的香港,光天化日之下竟然發生搶錢事件,如今又要「返璞歸真」,鼓勵年輕人不要只掛着佔領馬路,即使不愛讀書,不妨學做農民,扛起鋤頭種植蔬果,學陶淵明「性本愛丘山」,如此這般的「開荒新東北,守拙歸園田」,大學新增「調理農務科」,學生畢業時撐把小黃傘,大叫:我要做個真農民!大學校長拍手歡呼:新一代好有創意啊!哈哈,香港未來有得救了!

回顧香港過去,百多年前的陸上居民,大多數聚居於平原及谷地,尤其以錦田盆地、元朗平原、粉嶺上水盆地,以至林村、城門、大欖涌等谷地為多,主要以農耕為業。區內盛產稻米,菜果亦豐,皆可供食用,故此民生安裕。

任誰都知道,香港土地非常寶貴,政府高價收地,竟然不是用來解決「重中之重」的居屋問題,而係失驚無神要發展農業,如此逆風而行,不切實際地要市民做個真農民,試圖製造寧靜,此路卻是如「雞毛拌韭菜——愈辦(拌)愈麻纏」!

大家又不妨看看民望極高的食衞局局長高永文怎解釋。他說,隨着香港發展成以服務為主嘅經濟體,農業日漸萎縮,政府再唔扶持就會進一步式微;而發展農業,既可以令本港食品供應多樣化,減輕進口依賴,亦可為低技術工人提供就業機會,還可以保護鄉郊景觀添!

依此「邏輯」,港鐵西港島線建來多餘,理應重建「塘西風月」,讓這昔日的煙花之地成為旅遊景點,誰說不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