佔領暫息,亂局未休。港府以房屋策略作為首發招式撥亂反正,可說抓住了關要,但恐怕只為權宜鎮住市場,取悅民心,房屋供應目標加碼,懷疑是亂派期票出口術,難以取信。因為一直以來,地從何來的問題就未明朗,公營加碼供應增一萬單位云乎哉?

增加土地供應以往諸多掣肘,填海、環保、綠化、重建無不遭遇反對,為覓地建屋,專責部門已頭大如斗,佔後一片不合作抗爭之聲,令人難忘東北發展計劃一役,那時尚且如此,現今更難輕易過關,覓地談何容易,原來計劃都不堪兌現,怎能讓人相信政府有把握增加供應?另一問題是財力難支。根據原訂未來十年要興建二十八萬八千間公共房屋計劃,總建築成本估計要超過二千億元。房委會早前公布現金結餘只有六百八十一億元,一七/一八年度更會大減至二百八十三億元。政府設立二百七十億元房屋儲備金,相對於可能逾千億元的財政缺口,顯然未解決問題,無可避免需要不斷注資。完成計劃財力緊絀,何況還加碼供應。

誠然,政府可以選擇多些增加資助房屋,減輕財政壓力,無疑濟助有限。再售商場又遇民意抗拒,每年至少二百億元開支,政府有財力挹注嗎?睇穿了覓地及財力之難,如何相信政府所開不是空頭支票?房屋問題是現今燙手芋,本屆政府當然做不到十年,會否成為爛尾房策,遺下爛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