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署每年發表兩份「衡工量值」報告,今次有批評社會福利署,為長者提供的長期護理服務的不足,當中處處反映出深層結構問題,非獨是資源的誤用及錯置。

政府願意動用的土地少、租金高昂令私人市場無法大量增加供應宿位和護理人手,加上私人宿位費用昂貴,貧窮長者無法負擔。勞工及福利局是決策局,究竟有否了解和嘗試解決此結構問題?

政府的對策是「居家安老為本,院舍照顧為後援」,那是典型右派經濟新自由主義,把責任轉嫁予民間的伎倆。一般香港長者的子女,多數已成家立室,或工作繁忙,難以妥善照顧長者,而長者自己和伴侶都年事已高,體弱多病,稍一不慎就會出現意外。更不幸的是獨居長者,如不幸倒斃家中,往往要待數日屍體發臭後,才被人發現。

不論是老人院、醫院、學校、公共房屋,以至骨灰龕,都需要土地興建,特區政府常常以「香港地少人多」為藉口,對關乎民生的基建工程諸多推託。可是,十二月八日《東方日報》社評揭穿了政府的謊言,香港已發展土地只佔總面積四分之一,相比倫敦、紐約及上海等人口密集城市,香港發展的比例最小,可見「地從何來」是偽命題。

賣地收入是特區政府的主要財路,炮製「地少人多」的迷思及嚴控供應,是確保高地價收入的不二法門。政府專權,目無美國前總統所揭櫫的「民有、民治、民享」精神,賣地收入自然不會用之於民,那才是香港大多數民生問題的癥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