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變幻的生命裏,歲月,原來是最大的小偷。」電影《歲月神偷》於二○一○年揚威柏林影展,除令影片中的上環永利街歷史建築備受追捧,還帶挈灣仔的動漫迷蒲點「綠屋」,及薄扶林婚紗照拍攝勝地伯大尼修院也受市民關注,惟熱潮過後現已歸於平淡。本報視察該三個介紹歷史建築的展館,發現參觀人數少得可憐,平日每小時少至兩人,甚至有女士坐着閉目養神。展館「無人吼」,有立法會議員直斥負責保護文化遺產的康文署塞責,要盡快將此類建築物納入推廣範圍,加強宣傳,否則珍貴古蹟恐被遺忘。

伯大尼修院的博物館,平日關門。

平日的上環永利街G7中心,參觀人數甚少。

「綠屋」四樓的展館介紹「綠屋」建築及歷史,一名女士坐着閉目養神。

「綠屋」

永利街

伯大尼修院

引入休憩娛樂
陳小姐:歷史建築博物館有重要價值,市民會有興趣參觀,當局應加強宣傳。

莫小姐:政府喺歷史建築加入娛樂、休憩設施,才會吸引更多市民參觀。

「我住喺新界,日前玩港島歷史建築一日遊,由『綠屋』出發,再到永利街及伯大尼修院參觀,點知介紹建築物嘅展館,其中綠屋只係得幾塊展板,用幾十字介紹瓦頂係咩,而永利街仲差,睇完都唔理解永利街嘅價值。」楊先生抱有期望到上述三處參觀,結果敗興而回,每處逗留約十分鐘便離去,「我一定唔會介紹朋友嚟。」

導賞團無人問津

記者日前到上述三處視察,其中以「動漫基地」為主題的「綠屋」,四樓有展館,懸掛展板及播放影片介紹建築物,非常簡單,每小時不足二十人參觀,更有一名女士坐着「閉目養神」。

至於每日下午四時都會舉行的公眾導賞團,當日更是無人問津。「平日只有一、兩人參加導賞團。」一名職員私下透露,即使假日的導賞團,也有約十五人參加,「除非呢度有活動舉行,唔係人流一向唔多。」

另一個因電影《歲月神偷》取景的永利街,於一○年時興旺一時,日逾千人參觀的建築物,經活化後,現時僅餘G7中心開放給公眾參觀。記者於一個平日現場視察,每小時只有兩人參觀。

「現時每日有三十至四十人,假日就有一百多人。其實展覽館只有五百平方呎,容納人數唔多,亦難引起小朋友興趣。」一名保安員更指出,門口標示的開放時間有問題,「午膳時間又冇標明,關閉時間係六點,但又寫七點。」

遊客慘吃閉門羹

至於近年成為拍攝婚紗照聖地的伯大尼修院,博物館更是無人吼,每小時只得一、二人參觀。記者以遊人身份向職員查詢博物館開放時間,職員指「如果有教學用途或者租用,禮堂及博物館都唔會開放。」遊人關先生慘吃閉門羹,「網頁乜都唔寫,嚟到就話有人用緊禮堂打發人走,我見到個博物館開晒燈都唔畀人入,講起都火滾!」

負責「綠屋」及永利街保育項目的市建局發言人指出,沒有備存相關參觀人數的數字;至於負責管理伯大尼修院的香港演藝學院發言人則表示,每月平均約有一百人購票參觀,部分場地如有其他活動,將暫停開放。

立法會議員王國興指負責保護文化遺產的康文署失職責無旁貸,應立即擔當統籌、支援及推廣的角色,避免令本港具歷史價值的建築物,徒變「空城」。

綠屋成動漫藝術家天地

「綠屋」原由美國公司Burrows and Sons及Lawrence Mallory擁有,兩條街道亦因業主命名為茂羅街及巴路士街。在一九○五年,香港置地投資有限公司擁有該地段業權,並於一九一○年代中期在該地建十幢樓宇,屬二級歷史建築,後來被政府收購及回收。維修時利用綠色油漆塗在樓宇外牆,因此又名「綠屋」,由市建局負責保育及委聘香港藝術中心營運管理,打造「動漫基地」,於二○一三年七月開幕,設有動漫藝術家的工作室,收集印刷及電子漫畫書刊的「動漫沙龍」等。

永利街因《歲月神偷》聞名

永利街建築群,是因為電影《歲月神偷》揚威柏林影展,即時激起了保留建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建築群的聲音,政府與市建局亦於二○一○年聽取社會的保育訴求,將永利街從重建範圍剔除,劃為保育地段,復修四幢已經收購的物業,並為永利街七號地下,更改為非住宅用途 ,在二○一三年二月開放給公眾使用,設有展板及影音,介紹永利街的歷史。

伯大尼修院獲聯國獎項

過往鮮為人留意的伯大尼修院,是本港僅有的三幢法國外方傳道會戰前建築物之一,由法國外方傳道會興建,旨在為患病傳教士而設的療養院。修院早在一九八一年被列為二級歷史建築。到二○○二年,政府決定復修,租予香港演藝學院。二○○八年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區文物古蹟保護榮譽獎,並於去年被古蹟辦列為法定古蹟。該修院的博物館由酒窖改建而成,展出昔日教會聖物,如權杖、帳簿。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