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立法會食物安全及環境事務委員會昨開會討論港府管理流浪牛政策,有關注流浪牛的團體建議當局在梅窩興建佔地約二萬呎的開放式牛棚,妥善管理牛隻,保育之餘亦可作自然教育之用,並可促進就業及旅遊。食物及衞生局副局長陳肇始表示,會考慮有關建議,但興建牛棚牽涉選址、土地用途、建築開支、牛隻管理責任及環境影響等複雜因素,且圈養或違牛群習性,因此需再與相關團體商討。

開放式牛棚概念圖。

梅窩牛牛之友、大嶼山愛護水牛協會等團體昨向當局建議興建開放式牛棚,協助設計牛棚的建築師阮文韜指,牛棚設施包括教育中心、創意中心及行政中心等,料工程造價約二千萬至五千萬元。牛棚落成後可供約二十頭流浪牛棲息,有助避免「人牛爭路」,亦可作旅遊、保育及教育用途,有關建議獲多名議員支持。不過,議員何俊賢擔心隨着牛隻數量減少,日後牛棚或因無牛出沒而荒廢。

另外,有議員批評當局早前在大嶼山及西貢展開的牛隻遷移計劃失敗,導致有牛隻因未能適應環境而暴瘦。漁護署高級獸醫陶文慧解釋,調遷時會選擇已有牛群居住的地點,根據過去經驗,調遷後絕大部分牛隻健康良好。她又透露,現時大嶼山約有一千零八十五隻黃牛及一百零五隻水牛,當中有二百五十隻牛已經絕育,期望此舉可減少對居民及交通的滋擾。陶亦預計,絕育需約十年才可看到成效,而過去五年牛隻數目平穩上升。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