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十月二十九日,區區於立法會發言回應梁君彥議員動議,引用《立法會(權力及特權)條例》成立專責委員會,調查所謂「大規模違法佔據道路事件」時說:「戴耀廷的『佔中』構想,顯然有模仿甘地與馬丁路德金之意……(然而,他們)的最大問題,是機械化地把印度及美國南方的非暴力消極抵抗模式,移植至香港並當作教條……『佔中三子』的集體自首行動,特區政府只要選擇起訴頭面人物,便不會使法院及監獄體系超載。」

果不其然,十二月三日,「佔中三子」曾揚言的「萬人自首」,最終只得逾六十人參與,當中有十多名民主黨成員。他們無法「求仁得仁」,警方並無立即拘捕他們,律政司司長袁國強事後只稱當局會「適時採取行動」。

印度獨立運動期間的英國殖民政府,恪守執法檢控程序,例如一九三○年甘地的「食鹽進軍」抗爭,英國被迫拘捕萬多人,不勝負荷,結果同意廢除《食鹽專營法》。香港特區政府則可選擇執法與否,見當天記者雲集,便不立即拘捕,佔中三子不能在鏡頭前作「烈士」!

此外,自首人士當中只有十多名民主黨成員,兩名公民黨成員,只得胡志偉是現任議員,其他泛民議員全部缺席。佔領抗爭期間,佔中三子、雙學、泛民和民間團體合組「五方平台」,試圖整合泛民、社運及學運,隱藏的議程則為孤立本土派。自首原初是他們「華麗退場」劇本的關鍵劇目,如今雷聲大雨點小,反再暴露「五方平台」分崩離析。往後抗爭的焦點,是回到油尖旺街頭的「鳩嗚」(購物)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