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與自然常起衝突,在寸金尺土的香港,自然山色所剩無幾。一班大學師生到沙頭角荔枝窩村露營考察,與土地對話,聆聽大自然的故事。他們以動物、光、土、聲音及水五大元素,思考現代建築在環保上的方向,從而達到建築與自然融合的風格。

一班港大師生到沙頭角荔枝窩進行《土.話》,並創作藝術品反思自然與建築之間的矛盾。

麥詠詩指活動的目的,是讓學生學習人文活動與自然環境互動。

護理系學生何美儀走到海邊觀察彈塗魚的活動情況。(受訪者提供)

活動分為光、土、聲音、動物及水五組,同學早前分享他們的考察成果。

研究泥土的組別將不同土壤倒進透明容器中,帶出泥土與人之間的歷史與用處。

學生用鏡頭將荔枝窩村的特色建築及自然景物攝下,展現同一地點光線的轉變。

「嗰度啲屋嘅屋頂有個方框透光,利用天然光就唔使用咁多電!」居於城市的香港大學師生,走入荔枝窩村親身感受貼近自然的生活,建築學院園境建築學部學生張滙豐被村屋的透光設計深深吸引,他坦言,現代建築雖然美輪美奐,但往往忽視對自然環境的影響,而荔枝窩村村民建屋則與自然互相融合,啟發他的創作意念,「日後我設計建築物時都會多啲利用自然光,會用透光物料加強採光度。」

在荔枝窩村體驗自然生活後,約五十名學生分組以「光」、「動物」、「泥土」、「聲音」和「水」五種自然元素,創作藝術裝置作品。「荔枝光」展示村內不同地方,從清晨到夜晚的照片,見證同一地點光線的轉變。

體會大自然與人文互動

「土時空」組作品將從不同地方採集的土壤,分置於數十個透明長形膠管內,組員之一陳樂添解釋,泥土裝置分為三個層次,一是泥土於容器中顯示不同高度,帶出一個數碼地圖的效果;其次是以泥土的多寡,帶出來自不同地方的泥土對村民生活的重要性,如耕作用的土壤佔的比例較多;最後是以村民與泥土共存的歷史,探究泥土與人的共生關係,兩者相輔相成的特別故事。

護理系學生何美儀屬「動物物語」組,她走到海邊觀察彈塗魚的活動,發現彈塗魚的出沒與土地污染有關,故該組以相片及石膏倒模顯示村內動物留下的痕迹,反映環境變化。同組的精算系學生張智傑亦指,人類與生態互相影響,要好好保育僅有的自然環境,才可聽到蟬鳴,看到青蛙跳。

策劃項目的建築學院園境建築學部助理教授麥詠詩稱,活動目的是讓學生體會大自然與人文活動之間如何互相影響,探討自然元素在人文生活中的角色,以及如何達到建築與自然環境和諧共存。港大建築學院園境建築學部「塑造大地」課程師生年度藝展《土.話》,由十一月中至十二月初,於上環磅巷四號舉行。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