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佔中是爭取民主的運動,那麼由一開始就注定失敗,原因是立下了超高的預期。運動發動者把目標訂在民主的高階,的確能打動人心,有號召力,問題是沒想到實現的概率和機會。高階是高階,但公民提名、真普選、國際標準這些模糊的運動願景,製造了民主預期的膨脹,令運動聚集起人氣。

運動發起者策略誤判,自以為只要漫天開價,哪怕朝廷落地還錢,只要中間落墨都「有賺無蝕」。何況運動裹挾人氣,自踞道德高地,儼然正義之師,豈有不勝之理?結果就是栽在要價太高上。有人說:「未學爬怎學行學跑?」是對發展民主要價過高的善意批評。重要的是,發聲的不是京官,也不是內地人,而是成熟民主體制的精英人士,還算由衷之言吧。

忠言逆耳,整個運動沒有反省精神,反而採取不妥協態度,愈來愈強硬,愈來愈提高要價,佔領行動如人批評般只識進不知退,日漸走入死胡同。運動以「佔領」抗命,以「佔領」要挾,背離民主以理服人的精神,變成徹頭徹尾的政治角力。

運動由發起到進程,由理念到行動,讓人們清楚看到,香港的現實根本難與高階民主匹配。儘管港人有足夠國際視野,容易民主預期膨脹,但不能一蹴而就,高預期成民主空想,甚麼公民提名、一人一票,只是政治利益團體為爭私利所設定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