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進佔領人士深宵衝擊立法會,「愛與和平」原來是「恨與暴力」,港人大開眼界。鬧劇高潮不在砸爛大門,打碎玻璃,也不在警方施放胡椒噴霧,而在反對派政客和佔領行動頭目事後賊喊捉賊的蹩腳表演。

泛民議員迫不及待「劃清界線」,左一個「強烈譴責」,右一個「心痛」,指事件「與和平非暴力的精神爭取民主背道而馳,對佔領行動產生負面影響」,是完全「錯晒」,更皇帝唔急太監急,要求立法會盡快復會。

學聯頭目也「果斷」割席,扮無辜稱「不理解今次行動的意義」,卻不忘倒打一耙,指摘政府不讓步。黃衞兵隊目除賴帳作風不改,更福爾摩斯上身,質疑這次警力較以往少,「情況頗不尋常」。

道人是非者,本是是非人。「義正詞嚴」難掩色厲內荏,是誰以「不守法不等同不尊重法治」妖言惑眾,煽動閱歷未深的年輕人「義無反顧」挑戰法律底線?若衝擊立法會是暴力,帶頭衝擊警方防線,突襲政府總部又算不算暴力?該不該譴責?

反對派政客指摘參與衝擊佔領人士「無承擔刑責的意圖」,試問始作俑者佔中三子、學聯頭目和黃衞兵隊目,最新民調顯示,認為佔領行動應停止的市民高達八成三,佔領行動打算如何收科?你們自首的「承諾」何時兌現?何時承擔刑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