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早前參與保普選反佔中大聯盟的支持警方簽名行動,遇到一位輪椅人士「挑機」,他問我:知道甚麼是民主嗎?有否讀過孫中山的「三民主義」?我明知他是「挑機」的,當然對他沒有太多的理會,最後他送我一句「讀多啲書」便走了。

筆者真要感謝這位挑機人士,引起我談三民主義的興趣。三民主義是指民族主義、民權主義和民生主義。三民主義首要的是民族主義,中國當年面對列強侵略,滿清王朝無能,反帝反封建是明確訴求,目標是民族復興。民權主義方面,由提倡「自由、平等、博愛」等抽象概念,發展至主張普遍平等的民權,目標都是保障基本的權利。民生主義的目標是改善工人、農民的生活,因此提出平均地權。

香港回歸中國是「民族統一」的重要體現,然而,香港近年的遊行示威活動,不時出現港英旗幟,亦出現「驅蝗行動」,誰應是反的對象呢?佔領行動的爆發,針對的是特區政府甚至是中央政府,外國媒體更形容為「雨傘革命」,這是在體現民族主義嗎?

佔領行動多次提出公民提名,看似為市民爭取平等的權利,但在爭取過程中,法治被衝擊,其他市民的權利被剝奪,現有權利都不保,怎麼談將來呢?似乎與民權主義有所差距。

佔領行動持續一個多月,佔領區附近的居民飽受滋擾,主要幹道被堵塞,各行各業叫苦連天。誰來保證,公民提名能改善民生?結束佔領行動卻即時能減輕對民生的禍害。用民生主義來檢視佔領行動,行動沒有一點好處。

如果信奉三民主義是民主的真理,佔領行動似乎與三民主義背道而馳,實踐民主,也得多讀點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