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昨天的清場行動印證了一句俗語:「要來的始終會來。」這不是主觀上喜不喜歡的問題,而是經驗的實證問題。佔中至今畢竟已是第十八日了,誰會幼稚到認為,一個政府會無限期任由一些人霸佔主要道路而無所作為呢?

政治本身就像博弈,需要激情,更需要智慧。佔中由學生和佔中三子發動,原本是站在極高的道德高地,因為其主要訴求是要為下一代爭取公平公正的普選制度。有了這塊高地,我們就可以癱瘓政府,以迫使政府回應我們的訴求。但當發展到有一天,原本要被癱瘓的政府仍然安在,反而一般市民的正常生活卻被癱瘓了,那我們站的高地便逐漸矮化。

運動開始的一星期,一般市民對運動評價非常高。學生和自發的市民犧性精神曾感動了不少人,所以才出現了市民主動為示威者送上食物和飲料的動人場面。那時市民完全理解,甚至認同示威者的訴求,因此也自願承受運動為日常生活帶來的不便。接着的發展卻完全浮現了組織和步伐的混亂,讓人有看不到前路,也驗證了讓運動自由發揮的必然後果。

有組織的運動和自發或自由發揮的運動兩者差別在於,後者的威力在於其爆炸性,故往往比前者轟烈,但亦因此其威力是短暫的。如果不把握時機,在電光火石間獲取戰果,就只有三條路可行:一就是立刻製造更大的爆炸,以打擊對手;二是立即將原本是自由發揮的運動轉化為有組織運動,進退有道,用智慧與敵周旋;三就是撤,同時向政府提出比原來稍低的條件,定出期限給政府回應,否則捲土重來。

最佳的撤出時機應該是十月三日晚,在譴責當局涉嫌勾結黑社會的同時,誓言捲土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