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兒遺傳變異基因,或出現雌雄同體的「先天性腎上腺皮質增生症」(CAH),即俗稱「陰陽人」,現時未有產檢技術可診斷該症。中文大學病理學權威盧煜明教授及其團隊取得突破,以無創產前診斷技術為基礎,成功透過檢驗孕婦血液,於懷胎九周前診斷CAH,準確度達百分之百,日後或可安排讓合適的孕婦及早服用類固醇,讓胎兒出生前已「修正」缺陷。盧煜明指檢測CAH屬重要突破,將來有望驗出更多遺傳病,推動「個人化治療」。

中大正研發第三代的基因分析儀,只有USB般大小,價錢亦相對便宜,若順利通過測試,相信可大降基因分析的成本。

CAH女患者由於身體產生過多男性賀爾蒙,在胎兒階段會發展出類似男性陰莖的外生殖器。(資料圖片)

盧煜明及其團隊再有突破性研究,發現產前無創檢查可擴展至診斷「先天性腎上腺皮質增生症」。

現時的產前無創診斷技術可測出唐氏綜合症胎兒,將從孕婦血漿抽取的胎兒基因放入抹片,再經基因儀分析,便可得出結果。

中大醫學院副院長(研究)兼化學病理學系系主任盧煜明解釋,CAH屬單基因隱性遺傳病,人體有二十三對染色體,研究顯示CAH患者的第六對染色體出現變異,若當中只有一條染色體變異,雖不會發病,但可遺傳下一代;若兩條染色體均變異,便會病發。台灣數據顯示,每二萬八千人便有一宗病發個案。

「無差別」用藥損胎兒

CAH患者在母胎內已會病變,因體內膽固醇無法正常製造血壓賀爾蒙,身體會製造更多賀爾蒙「原料」,最終全部轉化成男性賀爾蒙;女性胎兒的陰核會變長,酷似陰莖,形成半陰陽的外生殖器。目前患者只能待出生後施手術,又或安排有CAH家族史的孕婦在懷胎九周前服用類固醇,讓胎兒在發展生殖器前修正缺陷。惟這種「無差別」用藥法有其壞處,因孕婦服過量類固醇,有機會令胎兒心智發展不全。

盧煜明於是想到利用其研發的無創產檢技術,協助孕婦診斷胎兒是否患有CAH;該技術本用作透過檢驗孕婦血漿,確定胎兒有否患上唐氏綜合症。中大以兩年時間分析了十四對已生育過一胎CAH患者、再懷第二胎的父母,透過孕婦血漿檢驗胎兒的DNA,加上父、母及第一胎兄長或姊姊的DNA作分析,成功診斷胎兒是否患CAH,準確度達百分百。日後或可藉此準確找出懷CAH胎兒的孕婦,免卻沒患病的胎兒接受不必要的類固醇治療。

檢測費至少三萬元

盧透露下一步會把研究提交倫理委員會,成為認可診斷方法。然而,因此病較罕有,技術又需要經專門訓練的分析人員,且每次需分析四名家庭成員的DNA,必須在懷孕第六周前開始,每宗檢測的成本至少需三萬元,料短期內仍難廣泛應用。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