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中華飲食文化可以用博大精深來形容,那麼中華民族的黑心食品文化則可以用根深柢固來形容。台灣坑渠油醜聞愈鬧愈大,愈揭愈臭,事件不僅喚醒人們對食物安全的關注,更加喚醒人們對中華民族劣根性的反思。

台灣當局追查後發現,全台至少二百三十多間廠商使用黑心食油,包括不少知名品牌,除了著名手信鳳梨酥等傳統小食中招,還有其他各種日常食品,可以說是全台淪陷。這次毒油風暴再次葬送台灣業界的信譽,人們不禁驚問,還有甚麼可以吃?面對不斷惡化的食安危機,台灣當局下令徹查嚴辦,怒斥黑心油商罪無可恕,可惜,不管當局如何亡羊補牢,恐怕也已無力挽回社會的信心。

事實上,台灣已非首次爆發黑心食品醜聞,由塑化劑到毒澱粉,由毒薯仔到漂白豆芽,由毒奶粉到過期泡芙,層出不窮的食品安全問題令人防不勝防,聞風喪膽。尤其是去年爆出摻油案醜聞,民眾陰影猶未過去,現在又來一宗坑渠油醜聞,沒有最恐怖,只有更恐怖,試問怎能不令人擔心呢?在大陸無食不毒、無食能安的情況下,本以為台灣可以成為一塊淨土,可惜事與願違,台灣的食品安全同樣是問題百出,而且一次比一次嚴重,一次比一次恐怖。由此可見,兩岸雖然地域分隔,政治南轅北轍,但在奸商當道、自相殘殺方面,並無二致。

事實證明,中國人的劣根性根深柢固,不會因為地域、制度及意識形態而不同,文學上講的「兩岸同源」,現實已變成「兩岸同毒」。中國古代有「易子而食」的故事,說的是戰亂災荒,餓莩遍野,百姓被迫「人相食」,但又不忍心對親生骨肉下刀,惟有互相交換子女來吃。如今兩岸沒有兵災饑荒,中國人不必「易子而食」,卻「易毒而食」,你生產坑渠油,我生產毒饅頭,你售賣過期肉,我售賣問題蛋,禍害之大,恐怕比易子而食更加可怕。放眼全世界,沒有一個民族好像中國人這樣自相殘殺,自我滅絕,有人說,中華民族已到了最危險的時候,絕非危言聳聽。

說來說去,兩岸黑心食品氾濫成災,原因就是中國人唯利是圖的劣根性作怪,奸商見錢開眼,貪官包庇縱容,黑心食品自然大行其道。內地早前爆出黑心肉事件,連麥當勞這樣的全球連鎖快餐店也淪陷,轟動國際。為何這些國際企業在本國循規蹈矩,來到中國就完全變樣呢?說到底,就是因為內地貪官橫行,制度崩潰,以致橘越淮而為枳,好的也變成壞的了。

最諷刺的是,內地經常強調逾九成九出品食品是安全的,可見中國人不是沒有能力製造安全食品,只是官僚視百姓如草芥,不願為內銷食品的安全認真把關。當然,官老爺們可以享用特供食品,安枕無憂,難為老百姓面對無處不在的黑心食品,不知以何為食。事實證明,食品安全問題不絕,奸商固然罪無可恕,當局執法不力同樣難辭其咎。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