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區設社區環保站計劃中的環保站,只准許非牟利機構申請營運。香港環保回收業總商會主席羅耀荃認為,非牟利機構或有進行回收工作的經驗,但大多屬利單一且規模較小的回收,相反,回收商卻累積多年營運經驗,並有穩定的合作夥伴,可以確保回收物料的出路,避免回收物料囤積,可避免重演仁愛堂廢膠塞爆廠房的事件。

羅耀荃認為由回收商營運才可確保回收物料出路。(資料圖片)

仁愛堂塑膠再生中心廢膠囤積。(資料圖片)

與回收商合作最理想

沙田區議員黃宇翰表示,環保站的標書中已訂明,承辦機構必須找到合資格的回收商接收回收物料,以確保回收物料不會被送往堆填區。不過他指出,「好多回收商已經有啲長期合作開嘅機構,令到無經驗嘅機構要搵回收商合作好困難!」

香港環保觸覺總幹事譚凱邦認為最理想的營運模式,是非牟利機構聯同一間商業營運者合作投標,以吸取業界的營運經驗,而非牟利機構在教育層面則有較豐富的經驗,雙方可以互補不足。

譚凱邦又指此項計劃較大型,非必有太多非牟利機構有能力承辦,如有商業營運者的協助,相信可以讓更多的非牟利機構參與。

「政府應該畀多啲機會非牟利機構參與」,推廣玻璃回收計劃近四年的「玻璃回收建明天」主席楊開永表示,很多非牟利機構在推廣廢料回收工作上有一定的經驗,加上他們已有完善的社區回收網絡,令回收工作可以事半功倍。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