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肺癌病人接受化療期間,或會出現反胃、脫髮、口腔潰爛和疲勞等嚴重副作用,不少患者因而考慮放棄治療。一直關心弱勢社群的社會福利署前署長、現任樂施會總裁余志穩,其太太於二○○六年確診患第三期肺癌,他在訪問當日亦陪伴太太到場,分享抗癌歷程。余太因早年目睹患肺癌母親接受化療後受副作用折騰,故她起初亦堅拒化療,改服標靶藥,惟腫瘤一度出現抗藥性,再接受化療和電療後,第二度服用標靶藥,病情受控,病發至今已八年,生活與常人無大分別,可繼續她喜愛的粵曲活動及旅行。

余太稱,因患肺癌的母親化療後出現嚴重副作用,以致她抗拒化療。

何重文指出,若肺癌患者的腫瘤可透過手術切除,便不會建議服標靶藥。

一度抗拒化療

六十三歲的余太並不吸煙,○六年時因搬屋感緊張和疲累,其後與丈夫旅行散心,惟疲累持續。最愛粵曲的她連操曲亦提不起興趣,一度以為患抑鬱症。在朋友建議下接受檢查,X光顯示右肺有陰影,佔了右上肺葉一半以上,抽取組織化驗證實患第三期肺腺癌,腫瘤如網球般大,更出現淋巴擴散。

余太稱,母親有吸煙習慣,早年患肺癌需要接受化療和電療,每次治療後「都見佢好辛苦」、「個人仲差咗」、「條脷爛晒」,以致她十分抗拒化療。她接受基因測試確定有基因突變,可服用標靶藥。她的腫瘤在兩個月內縮細至如乒乓球,但腫瘤一年後出現抗藥性,醫生多番游說下,她才願意接受化療和電療;病情穩定後一年,腫瘤又再活躍,醫生再安排她服標靶藥,至今病情穩定,只需每半年接受一次檢查。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