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和香江府衙放出政改方案「袋住先」風聲,反對派普遍反應冷淡,這也是意料中事。政治鬥爭的經驗告訴人們,轉軚、妥協、讓步多數發生在「最後關頭」,不會是在對手剛剛搖動橄欖枝之時,何況朝廷「袋住先」目前只是一種「勸說」,並不表示立場有鬆動。在反對派眼裏,所謂「袋住先」更是朝廷在打輿論戰,是在分化反對派。

反對派對「袋住先」的反制手法,是要求朝廷拿出有較大商談空間的具體政改方案。所謂「較大」在反對派那裏也有不同要求:較為「激進」的,要求政改方案必須容納「公民提名」、「政黨提名」;較為「務實溫和」的,要求提名委員會門檻必須盡可能低,不能把「不同政見者」排除在外。這是普選行政長官「符合國際標準」的底線。

「公民提名」、「政黨提名」朝廷萬難接受,那麼「降低門檻」、「符合國際標準」朝廷可否考慮呢?如不考慮,也就不必再費那麼大力氣推行今次政改了。因為朝廷比誰都清楚,不降低門檻的方案,要求自己這邊「百分之百安全」的方案是不可能在立法會通過的。這樣的方案對反對派沒有任何好處,他們為甚麼要讓方案通過?不是自己「倒米」嗎?不是自絕於支持自己的選民嗎?天下有誰會幹這樣的傻事呢?

因此,朝廷要想政改通過,就不能要求「百分之百」安全。政治之事、選舉之事從來沒有百分之百。

那麼,朝廷肯不肯冒一定的風險降低門檻呢?這要看朝廷的識見、胸襟、魄力和自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