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年,時任總理朱鎔基公開批評港府「議而不決,決而不行」,以致經濟不振,發展停滯。想不到十三年後,內地官媒又發出同樣的警告,真是教人情何以堪!

一葉知秋,零售額及零售量連跌五個月,為香港經濟敲響警鐘。內地官方傳媒發表評論文章,指這個數字對號稱「購物天堂」的香港來說很不尋常,並指本港旅遊及零售業後勁不繼的成因,除了社會上極端人士蓄意破壞的外在因素,還有政策上配套不足的內在因素,就是接待能力飽和,酒店、交通、大型旅遊設施等沒有隨旅客增加而同步增長。文章特別提到,香港旅遊業的特色是「懶惰」、「吃老本」,不少有利擴大接待容量的建議及政策如邊境購物城等,一直走不出「議而不決」的怪圈。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內地官媒的文章可謂一針見血,點出香港問題所在。事實上,「議而不決」既是一個魔咒,也是一面照妖鏡,將港府蹉跎歲月、一事無成的醜態暴露無遺。本來,香港背靠內地,有十三億人的市場作後盾,旅遊及零售業近水樓台,潛力巨大;尤其自○三年實施個人遊後,十年間內地旅客人數激增至每年四千多萬人,零售業收益更增逾兩倍,可謂前景無限,一片坦途。可惜,港府不思進取,無所作為,一味食老本,以致亂象叢生。

儘管各界不斷催促盡快增加旅遊基建等配套設施,然而當局敷衍度日,拖拖拉拉,以致接待能力爆煲,怎麼可能不出問題呢?更令人擔心的是,由於旅客不斷增加,兩地居民摩擦無日無之,中港矛盾愈演愈烈,衍生「驅蝗」、「拖篋」等鬧劇。可以說,零售業無以為繼,主因就是香港「購物天堂」招牌蒙污,而問題的根源就是港府。

試想想,邊境購物城的構思已經講了多年,如果當局坐言起行,旅遊業會亂象叢生嗎?水貨活動會這樣嚴重嗎?中港矛盾會這樣嚴峻嗎?說到底,就算有極端勢力興風作浪,若港府勵精圖治,果斷有為,將問題消滅於萌芽階段,激進派即使想搞事亦搞不出甚麼名堂。正所謂,禍福無門,惟人自招。本港旅遊及零售業由盛而衰,日走下坡,最「懶惰」、一味「吃老本」的,不是業界,而是港府。

事實上,港府施政拖拉,坐失良機,受害的何只旅遊業。本港土地資源匱乏,成了經濟及社會發展的樽頸,多年來社會要求發展大嶼山的呼聲一直沒有停止過,而港府亦多次提出宏圖大計,可惜眼高手低,十多年來毫無寸進,研究復研究,討論再討論,直到今日仍是空中樓閣,落實無期。當周邊地區急起直追,香港仍在蹉跎歲月,坐而論道,競爭力怎能不持續下跌?香港怎能不日益沉淪?

無可奈何花落去。一句議而不決,既點破港府施政無能的痼疾,亦道盡香港不斷沉淪的悲哀。官僚窩囊,十三年前如是,十三年後亦如是,足見這個政府已是無可救藥。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