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徵費的收費框架漸現雛形。可持續發展委員會轄下的都市固體廢物收費支援小組昨原則上通過,家居及工商界同步實施垃圾徵費,傾向採用諮詢文件建議的最低收費門檻作起步點,即三人家庭每月收費約三十至四十四元,工商界每噸收費四百元至四百九十九元,不建議任何豁免。該會主席陳智思表示收費水平屬平均數,實際收費需視乎市民減廢成效。待港府提交垃圾徵費試點計劃中期報告後,小組最快九月開會討論隨袋徵費或按幢徵費。

陳智思冀推行垃圾徵費前,港府加強回收配套。

朱漢強認為推行垃圾徵費前,可設立為期數個月的適應期,以免引起混亂。

小組約三十名成員昨日參與討論垃圾徵費的涵蓋範圍、收費水平和回收配套等逾三小時,成員兼獨立環境政策評論人朱漢強表示,個人期望調高收費去增加減廢成效,並通過補貼來紓解基層負擔。垃圾徵費已不可再拖,認為每戶每月三十元至四十四元作為起步,屬可接受水平。又指台灣當年實施垃圾徵費初期亦有出現混亂,建議港府徵費初期應設最少半年的適應期。

環團:一餐飯價錢難接受

另一成員兼淘大花園業主立案法團主席葉興國指出,若徵費初期叫價太高,或會引起市民反響,認為現時每月三十至四十四元可接受。他舉例指,淘大花園試行垃圾徵費已兩個月,綜觀三個徵費模式,每戶每月平均收費不超過三十元,他亦曾徵詢街坊的意見,他們認為每日一元垃圾費屬可接受。

「如果一個月垃圾費等於升斗市民一餐飯嘅價錢,我覺得不可接受,睇唔到市民會有決心減廢。」環保團體綠領行動總幹事何漢威昨引用該會的調查結果,若市民每日使用一個收取三元的十五公升垃圾袋,徵費一個月後,垃圾量大減一半,垃圾費亦可減至四十五元。

何漢威強調,爭取議員支持是環境局責任,可持續發展委員會毋須顧慮政治因素,拉低收費水平來回應市民期望。

陳智思會後表示,小組傾向不設立豁免機制,因為社會各階層均有責任支付垃圾收費,港府會於其他渠道支援弱勢社群,他認為推動回收才是今次徵費的目的,期望港府在垃圾徵費計劃推行前加強回收配套,令市民日後能夠減少這方面的開支。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