衙前圍村經歷南宋至今,村民中途曾因戰禍棄村,後又再重建圍村達半世紀,最終敵不過市建局重建的推土機。圍村門牌「慶有餘」三個字道出這條圍村故事,據說,南宋時期陳、吳及李三姓人聚居在衙前鄉,輾轉有寇盜入侵,村民用房子築出圍牆,又建設吊橋、護城河及更樓等。後來因清政府下令禁止居於沿海地區,村民被迫棄村,撤令後重返衙前圍僅餘十二人,有說這就是門牌之意──「慶幸遷海及復界後能有餘下居民遷回。」

祖先南宋為官

出自《易經》的「積善之家,必有餘慶」,但對衙前圍村來說則對「慶有餘」有另一個解讀。衙前圍村由三條窄街及六條橫巷交錯而成,每間屋算為一分地,約十呎乘二十呎,村屋面積不一,有利防守。據說陳、吳、李三姓祖先同在宋朝為官,族人南下到九龍後,一起到衙前鄉定居。數百年來,衙前鄉為防範寇盜,逐漸築成圍牆形成衙前圍,有護城河、吊橋及更樓等設計。為合力對抗海盜,圍村四角設有炮樓,總門面設有更樓,正面迎向鯉魚門,取其「鯉躍龍門」之意。後來日軍侵華,把護城河填平方便出入,成為行人通道,外圍一列水果檔、理髮店等店舖應運而生。

村民經歷不少難關,排除萬難建設衙前圍村。清代康熙年間,明朝遺臣鄭成功等企圖沿海反攻光復明朝,清政府遂下令沿海居民要遷回內陸,禁止接濟國敵,衙前圍村居民被迫一度棄村,返回內地居住。後來撤銷海令,僅十二名村民遷回村內,經濟發展大不如前,慘不忍睹,用半個世紀重建,成為「慶有餘圍」。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