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閘匙,揭消防處管理混亂!早前一名攝影發燒友於西貢萬宜水庫東壩墮壩,送院七日後不治。本報揭發,事件或與延救有關。漁護署及水務署為防有人亂闖,於郊野公園及水塘禁區均設閘欄並且上鎖,鎖匙則交予消防處方便開鎖拯救,惟消防處並無有效執行有關措施,結果部分消防局竟無閘匙開鎖,需要剪鎖硬闖救人。而今次事件,消防處就額外花了五分鐘剪鎖。急救醫生指出,救人分秒必爭,遲救五分鐘,存活機會大減五成。立法會議員炮轟消防處協調不足,建議改用密碼鎖,一勞永逸。

大潭郊野公園
郊野公園設有閘欄,擁有許可證人士方可駕車入內。

船灣淡水湖

城門水塘

薄扶林水塘

目睹萬宜水庫墮壩事件的攝影發燒友,拍下消防員用剪刀剪開鎖頭的過程。(互聯網圖片)

屈奇安指出,帶備鎖匙及預先通知漁護署人員開閘,是部分前線的一貫做法。(資料圖片)

市民憂慮
黃小姐(學生):「搶救要愈快愈好,政府要考慮任何可加快救援嘅措施。」

陳小姐(水上活動導師):「愈嚟愈多人去郊野公園玩,所以政府處理意外嘅應變機制,要做得好啲。」

行山、郊遊及拍攝,郊野公園及水塘一帶成為港人戶外活動的熱點,本港大部分郊野公園、水塘水壩範圍均設立欄閘,禁止車輛內進,以保護郊野及水務設施。記者巡視大潭水塘及城門水塘一帶,發現供車輛行駛的出入口均設欄柵,各由兩個至四個鎖頭鎖起,例如大潭水塘閘口欄柵便設四個鎖頭,上下左右牢牢地將欄柵鎖着。至於城門水塘,鎖頭更設有鐵蓋,限制持匙人只可從下方開鎖。

欄柵閘鎖數量多,雖有效防止車輛進入,卻阻礙救護車救援,更成為傷者「催命符」。今年六月某凌晨,一名男子於東壩拍攝夜景時,墮壩重創昏迷,救護車接報後趕至,卻被閘欄阻擋,又無匙開鎖,需待現場的消防員急急剪鎖,拖延約五分鐘才能入內施救,傷者留院七日後不治。有目睹事件的攝影發燒友事後就在網上指出,救人過程中最花時間的原因是東壩位處偏僻,而救援人員需時將鎖頭剪開,亦是原因之一。急症科專科醫生馮顯達表示:「愈遲搶救,成功率就愈低,以停止心肺呼吸病人為例,每遲一分鐘,救活的成功率就下降一成,五分鐘即少五成。」

「剪鎖係最後一步」

一名救護人員向本報爆料,部分消防局配備郊野公園及水塘禁區鎖匙,救援時亦會預早通知漁護署人員配合開鎖,方便救護及消防員拯救傷者,惟有關救命措施卻非區區執行。以水塘閘口為例,目前消防局備有船灣淡水湖、大欖涌水塘及薄扶林水塘等地的閘匙,而石梨貝水塘、萬宜水庫以及下城門水塘均沒配備鎖匙。他指出:「啲鎖匙就放喺消防局辦公室匙櫃入面,隨時可以拎到。」

「鎖匙係加快救援嘅輔助工具。」香港消防處救護員會總幹事屈奇安指出,帶備鎖匙及預先通知漁護署人員開閘,是前線一貫做法,「你有鎖匙或者有人開定畀你,就可以最快到達,所以消防通訊中心知道事發地點喺郊野公園或者水塘,就會打畀漁護署準備開閘,剪鎖係最後一步,而且有啲鎖可能要剪好耐。」

有救護員透露,救護車上配有輕型爆破工具,但部分郊野公園及水塘內閘鎖未必能剪得開,「有啲閘鎖嘅鎖頭有鐵蓋保護,呢啲閘鎖較難用車上工具剪開,有啲就有幾個鎖,要剪開要花較多時間。」

議員促改用密碼鎖

而香港消防處救護員會主席陳仕祺稱,救護員剪鎖遇到困難,最終需由消防員出手,惟救護車出動,未必次次有消防車同行,隨時因此造成延誤。他認為,救護員支援不足,促請消防處建立制度,由消防通訊中心提供鎖閘位置、可聯絡人士及可用配套等地方資訊,方便跨區同事,另外每個救護站需擁有獨立配匙,令當區消防局救護員可直接開鎖。

「點可以一啲有鎖匙一啲無?」立法會議員王國興批評消防處管理混亂,與各部門協調不足,應每區都配備閘匙。立法會議員郭家麒認為,消防處應檢討現行機制,同時建議改用密碼鎖系統,「每個閘柵都會有編號,一打電話去資料庫中心一查就知道密碼,即時開鎖咁就解決到問題,都唔係先進技術。」

消防處發言人指出,配匙只為方便消防員訓練,現時只配有大欖涌、城門水塘等閘匙,並沒備存萬宜水庫東壩、石梨貝水塘、下城門水塘閘匙,而墮壩意外當日,發言人指沒要求漁護署人員開鎖,原因是救護車已配有輕型爆破工具,並已與水務署及漁護署達成共識,在緊急情況下可剪鎖開閘。發言人續稱,如預知救援地點位於閘內,會派出消防車配合。

漁護署發言人指出,為方便救援人員執行任務,曾把郊野公園內關閘位置資料及閘匙提供予消防處,如接獲救援人員要求通過郊野公園關閘,會盡快派員開鎖。水務署發言人則指,消防處人員剪鎖後,會通知署方更換鎖閘。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