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文憑試今日放榜,莘莘學子為此大為緊張。今年報考文憑試的學生總數為七萬九千人,考評局公布有約兩萬六千人考獲入大學的最低要求。有指公開考試是「一試定生死」,此考試制度有何利弊?「入大學是成功人士的基本」的社會觀念,反映了甚麼?

顧問老師:April Ip

Q:有指文憑試是「一試定生死」,這種考試制度有何利弊?

A:在利處方面,文憑試確立了清晰考試制度,只要學生了解考試模式,就會知道取分方法,而且公開考試有劃一審批,相對公平。在弊處方面,學生的成敗只靠一次考試,令他們壓力沉重,再者,公開考試制度下的優勝者,日後或有機會未能處理多變的社會及環境,可見其制度上的缺陷。

Q:「入大學是成功人士的基本」的社會觀念,這反映了甚麼?

A:自古代的華人社會,就有知識改變命運的觀念,例如在科舉中成功考取功名,能提升社會地位及賺取金錢。而現代社會認為,大學學歷是踏入社會的「入場券」,即基本要求。雖然並非所有成功人士都擁有大學學位,但擁有高學歷、高技術的人普遍比較能在社會中生存,而低學歷者較有機會成為低收入人士。

延伸思考

1.教育局經常改變學制,此舉有何利弊?

A: 現時,除了英國及英聯邦地區外,大部分國家都採用「三三四學制」,為配合海外地區及升學,香港亦於二零一二年完全改為「三三四學制」。教育局在此批核制度中加入了校本評核,以減低考試的比重率,從而減少學生的壓力。但是,學制的變動大,推行混亂,加上指引不清晰,老師並未習慣新學制,令學生無所適從。

2.文憑試是否能完全反映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及水準?

A: 每個學生都是多元化的,因此難以有一個制度能完全反映學生的水準。以往的考試,比較?重背頌能力,而在文憑試中,則加入了校本評核、其他學習經驗及批判性思考,比過往靈活及多面。但有些方面仍未能在文憑試中反映,例如學生即時應變,以及交際能力。

3.考生有何渠道紓解放榜的壓力?

A: 第一,考生可與有經驗的人,如老師、社工、父母、長輩等分享壓力。第二,考生應做好準備,預計不同的成績而訂立不同的對策,以便放榜後可即時應變。第三,考生應離開有壓迫感空間,多出外散步以放鬆心情。第四,考生可以安排充實的活動,如做運動、做義工等,以分散壓力。

網上專頁:on.cc/sunstudies

聯絡電郵:studies@on.cc

答案請瀏覽網上專頁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

昔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