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厲反貪風刮到廣東,廣州市委書記萬慶良被拿下,其為官劣行日後料會曝光。這位內地政壇的才幹,明顯是有意培養的政壇明星,四十四歲就出任廣東省副省長,是快速升遷的官員,出任廣州市委書記後,直趨省長大位。在這關節,仕途卻戛然而止。

萬慶良這顆官場新星墜落,是中國官場選拔培養幹部失敗的例子。改革開放以來,內地有意識安排培養的梯隊式官員,一個個栽在權重之下送上門來的金錢美色裏,也許是培養初衷始料不及的。

精心挑選培養的政治尖子變成不爭氣的膿包並非個別。早年賴昌星一案曝光,帶出的廈門海關關長楊前線,四十歲出任該職,是刻意培養的「官才」。另外,九十年代的中國銀行行長王雪冰,亦是四十一歲扶上這個要職的,還有眼前揪出的華潤集團前董事長宋林。

在戰爭年代,中共不少幹部是火線入黨、火線升官而才幹湧現的。上來的官員經受戰火中出生入死的考驗,與和平時代面對糖衣炮彈轟擊官員節操不保截然不同,顯見時代不同,選幹育才的體制問題暴露。

何況體制不敵人治運作,上級官員習慣專權,愛以個人眼光、喜好去決定選拔甚麼人,加上以往所謂根正苗紅的看出身選才標準,是典型的形而上學思維僵化,事實證明是失敗的培養人才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