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屋上樓無期,有團體怒轟三年上樓承諾有誤導,不但青少年冇屋住,十二萬非長者單身申請每年僅獲二千單位分配,四、五人大家庭亦等到「頸都長」,動輒輪候七年仍未獲配屋,有長者劏房戶更哭訴憂心等到上樓都「冇命住」!有團體不滿當局打擊寬敞戶造成分化,卻無助增加供應,建議當局利用市區重建局項目及港鐵物業興建公屋單位。運輸及房屋局強調政策並非搞分化,配屋時已盡量人性化,亦否認有玩弄數字。

有團體要求當局將市建局項目用作興建公屋。

聆聽會上,有長者激動落淚。

殘疾人士團體在會前抗議當局近年編配予殘疾人士的單位甚少。

立法會房屋事務委員會就輪候公屋時間聆聽公眾意見,約六十個團體出席,全港基層住屋大聯盟代表蘇志雄指出,平均三年上樓承諾是誤導,不少四至六人家庭輪候動輒需時七年,屬規劃失當。試問誰還未發聲關注組代表鍾達興指出,現時有約十二萬非長者一人申請,但每年僅二千個單位分配,「幾時滿足到十二萬申請?」

寬敞戶政策製造分化

有團體不滿寬敞戶政策造成分化,呼籲房署不應再玩數字遊戲及逼居民玩「大風吹」,「你又要畀屋佢調遷,一加一減等於零,根本冇增加供應,只係公屋劏房化。」有少數族裔代表則不滿現時公屋甚少大單位供應,指當局政策違反少數族裔家庭多與年長父母同住的傳統觀念。有殘疾人士團體則不滿申請者的輪候時間長,認為當局歧視殘疾人士。

想跳樓求獲恩恤安置

有居民在會上申訴自身慘況,獨居長者戶哭訴居於劏房五年來,窮得連冷氣都不敢開,「幾年前我有癌症,試過搵社工幫我上樓,但佢話我康復緊幫唔到我,係咪要等我復發先畀樓我?我都冇命住!」有團體透露有四口家庭申請公屋五年,男住戶因擔心年年加租而患上精神病,兩度想過跳樓自盡,以求妻女獲恩恤安置。

運輸及房屋局副秘書長王天予強調,寬敞戶政策只為善用公屋資源,騰出的大單位可編配予有需要家庭,又承認近年三至四人家庭單位申請較多,因此輪候時間較長。至於市建局項目能否興建公屋,她指房署與市建局政策目標不同,對方營運時需自負盈虧;而能否在港鐵上蓋建公屋,她指需交由發展局或規劃署等部門規劃。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