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有這麼一段,蜀國國君劉備為報結拜兄弟關羽被殺之仇,興兵七十萬大舉討伐吳國。吳國則以文人知兵、書生掛帥,派出年輕的陸遜統領全軍。他趕赴前線後,突然下令堅守不出,像是畏敵避戰,使下屬將領們既不解亦不忿。結果兩陣對圓,彼此相持達七、八月之久,熬至炎炎夏日,蜀兵覺得酷暑難當,於是全軍移至密林清溪處駐紮,連綿七百里,分布四十營,首尾難相顧,最終被陸遜覷準時機,以一把大火全殲蜀軍。

由此可見,為將者必須總覽全局、高瞻遠矚,更要沉得住氣,勿只顧一城一地的得失,知時而作、相機而行,才能立於不敗之地。習近平和李克強上台後的北京太急於求成,馬上便欲以俄羅斯的總統普京自居,對美國、日本、越南、菲律賓甚至香港,都一股腦兒的擺出強硬姿態。

筆者愛國家,更愛強勢的國家,所以上述的一切舉措,在本質上我都全力支持。但在實施的過程中則當以陸遜為師,須得高屋建瓴,運籌帷幄,適當配合天時、地利、人和,才不致進退失據,自陷泥沼。譬如我方既已跟日本撕破臉皮,就不宜同時跟越南和菲律賓再起爭端。吳軍為求一戰克定而可以等上七、八個月,我方既想當東方世界的第一強人,又何妨作七、八年周密的戰略部署?若為政者硬要急於一時,最終可能會失諸永久。

北京想對香港作強勢管束,在他們的角度看來未必完全無理,但選在六二二全民投票前夕,突然發表一份來勢洶洶的《白皮書》,效果就如在烈燄上添柴,最終只會一發不可收拾,怪不得竟惹來數十萬人熱烈參與投票。究其原因,都是北京當局太沒戰略頭腦之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