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巴馬政府對再工業化有股鍥而不捨的勁頭,消息指近期華府勸誘企業回流,連製造襪子、玩具都不放過。工夫竟做到政府出面統籌,請先一步回流的企業現身說法講回流賺錢之道,以促成其他企業回流。

眾所周知,美國一向以追求高產值、高附加值著稱,現時推動再工業化,卻連汁都撈埋,低附加值、勞動力密集型的統統都不放過。箇中原因並不複雜,就是戮力解決就業的老大難問題,爭取民心。

美國這麼做,部分是在挖中國製造的牆腳,對中國出口其實有釜底抽薪效應。美國在做這一切時,中國在做甚麼?正在騰籠換鳥,即希望以低附加值、勞力密集產業,換入高科技、高附加值產業。中國的策略取向,趕走的企業正是美國需要的,無形中有配合美國的意味。

中美間重現「互補」的趨勢,但值得注意,美國政府真實地發揮了動員功力,吸引到愈來愈多企業回流,恢復製造業興旺頗有成效。同時,中國是否有本事拉到高科技、高附加值企業來投靠,尚未可知,但相信難度一定比美國力促企業回流大很多。

為此,中國須反思:一、逆美國而行的取向,是否真的是中國的優選策略?二、以勞力密集企業換入勞力低密集的高科技企業,就業不足能否承受?事實上,美國產業戰略從高在雲端回到腳踏實地,當中玄機很值得細細體會,中國不應走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