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歎慢板,非物質文化遺產瀕「絕後」!本港非物質文化遺產(非遺)保育政策欠缺具體方向,立法會議員及學者直斥,非遺保育政策不僅比不上內地,更落後日韓半個世紀。無論是國際享負盛名抑或承載濃厚本土文化的傳統技藝,在缺乏政策配套的情況下,同樣身處「危急存亡之秋」。當局近日公布本港首份非遺清單,惟漁民嘆歌、牙雕、麻雀牌製作等多個非遺項目傳承人均指,港府根本沒想過如何傳承文化,民政局及康文署若再無適當保育措施,那些年曾盛極一時的手藝,將隨時後繼無人!

漁民嘆歌
冼氏夫婦即場「嘆一嘆」,場面溫馨。

本港漁業式微,漁民文化漸漸被遺忘。

牙雕
朱忠盛的作品曾於上海世界博覽會中展出。

牙雕作品題材廣泛,承載着中國文化。

手雕麻雀
各種「雕雀」工具陪伴湄姐多年,盡顯民間智慧。

手雕麻雀技藝見證本港手工業的興衰。

望保留推廣
林同學(中學生):「冇乜聽過(政府)有推廣非物質文化遺產,應該透過報紙、電視做多啲宣傳。」

李小姐(美容):「雕麻雀當然係藝術啦,應該保留,不過最緊要都係睇有冇人仲肯去學。」

懂唱者寥寥無幾

「以前我哋唔使學,人人好自然就會記住首歌。」現年七十多歲、漁民出身的冼先生憶述。香港以往是漁村,漁民傳統是重要的本土文化之一,嘆歌則是水上人出嫁或喪禮時,由女方親屬詠嘆的歌曲。「因為第一句好似嘆氣,所以叫嘆歌。」冼先生補充。

一分鐘抒生活情懷

冼先生與太太即場「嘆一嘆」,部分途經的市民投以好奇目光,並駐足聆聽。全歌短短一分鐘,已道盡本土漁民生活情況,冼解釋:「呢首歌係講孫女要結婚,但係阿爺好窮冇嘢畀佢,惟有用簡單嘢祝福佢。」當中的一句「阿爺水蟹當米蟹,石頭當冰糖」亦有其文化由來,米蟹即是膏蟹,指當時阿爺祝孫女「有米」。

時代變遷,冼無奈指,「以前嘆歌歌詞仲會有啲古文,不過冇人記低,有啲已經唱唔番。」他表示,嘆歌列入非遺清單令人高興,但新一代很少有人欣賞,連他的子女亦未學過,即使是漁民,懂嘆歌的亦寥寥無幾,政府再不保育,嘆歌隨時失傳。

港人自豪嘅藝術

傳統表演藝術被歷史洪流淹沒,傳統手工技藝亦漸消失。牙雕大師朱忠盛的作品曾參展一○年上海世界博覽會、多次得到中國工藝美術協會金獎、作品獲德國及印度博物館收藏。他大嘆本港從未重視保育牙雕技藝,新入行者買少見少,「作為香港人,我嘅作品得到國際肯定,但係我反而覺得香港政府根本冇諗過點樣去傳承呢種文化。」

「政府根本唔專業」

本港首份非遺清單列明,牙雕是指雕刻象牙的技術,朱忠盛指出,不少人誤以為他們傷害野生動物,惟象牙於上世紀八十年代已禁運,近年雕刻的是外國出土的猛獁牙(長毛象牙),是深藏於地下的化石,可見港人對牙雕理解的落後。

朱忠盛續指,牙雕作品能夠體現登峰造極的雕刻手藝,題材更遍及傳說、習俗、風土人情等範疇,承載中國文化,「(政府)根本唔夠專業,至少應該講清楚乜嘢係象牙同猛獁牙,多啲宣傳,畀世界各地知道香港有呢門令人自豪嘅藝術!」

冇人投放過資源

麻雀牌製作技藝講求一雙巧手,傳承情況堪虞。麻雀製作過程包括截牌、磨牌、雕刻及上色等工序,隨着手工業式微,大部分麻雀均改由內地工廠機器生產,目前手雕麻雀師傅只有三位。有四十多年雕麻雀經驗的何秀湄(湄姐)坦言當初係為生計而學師,「依家真係冇乜人再去學。」

見最多係遊客

雕麻雀不僅蘊含深厚文化,更盡顯民間智慧。湄姐解釋,陪伴她多年的一套「搵食架生」專為「雕雀」而設:筒子、索子需要用上不同雕刻刀;用木材和鐵皮砌成的燈箱一物三用,「一嚟照住啲麻雀、二嚟可以暖住啲麻雀易雕啲,三嚟可以烘乾上咗油嘅麻雀。」她續指,麻雀亦有觀賞方法,「機製死板,手雕隻隻都唔同,有刀路,似書法!」

對於手雕麻雀列入非遺,湄姐笑稱令人摸不着頭腦,她直言,「(政府)咁多年都冇乜理過我哋呢啲小市民,冇人投放過資源(進行保育),最多就係遊客、記者行過影吓相,你依家講到咁高,我自己都覺得高攀咗。」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