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教育局設立跨境專用校網將跨境學童分流至多區,但令學界怨聲載道。有調查指出,八成半受訪學校指取錄跨境學生後加重行政文書工作,包括需要編寫簡體字通告及致電長途電話,令教師工作量大增;七成七小學表示對跨境學童的交通安排感困難,有教職員更需負責接送跨境學童,令備課時間減少。九成一受訪小學評教育局處理跨境學童問題的表現不合格,十分為滿分,給予四分或以下。

部分唔識英文字母

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本月中以問卷調查方式訪問五十四間跨境專用校網內的小學,以及四十四間位於北區、大埔、元朗及屯門的幼稚園,了解學校取錄跨境學童面對的問題。調查指出,六成三學校為應付跨境學童需求而擴班一至四班,個別學校甚至要擴至九班。小學方面,調查指學校平均有二十一名跨境生註冊入讀新學年小一,八成半認為學校取錄跨境學童後加重行政工作,逾七成學校認為難為跨境學童安排交通。

調查又指七成八受訪小學指將為跨境學童提供功課輔導及英語學習支援。教聯會副主席朱國強指跨境生的英語水平差異很大,部分連英文字母亦未能辨認,身兼打鼓嶺嶺英公立小學校長的他指出,該校今年已有八十名跨境生註冊入讀小一,再接獲一百六十名叩門申請,其中約一百名跨境學童被派至屯門或天水圍,認為跨境專用校網出現嚴重錯配,「有住喺沙頭角派到去屯門,朝早五點起身都驚遲到」,他要求當局提供交通安排支援措施。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