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內地頻頻實施空管嚴重擾民及影響香港航空業,惟旅遊界立法會議員姚思榮不諱言,空管次數上升或與內地的政治或軍事因素有關,故中央對此態度嚴謹,香港政府的議價能力不大,即使通過雙方溝通,亦不可能放寬。他建議航空公司一旦再遇同類事件,應按實際情況向乘客解釋,若乘客被迫滯留一段長時間,建議航空公司不要依照慣例賠償二百元,可考慮增加賠償金額,若乘客選擇留在機艙,亦應提供食物。

姚又指,乘客若有購買一般旅遊保險,細則上標明因航空公司導致航班延誤,可向保險公司索取賠償,金額則視乎保額而定。中大航空政策研究中心政策研究主任羅祥國稱,事發時香港國際機場為非繁忙時段,但航空公司未能在短時間內恢復航班,直至早午時段機場進入飽和階段,更難恢復航班。他指航空公司之間有協調機制,迫切情況下可安排乘客轉乘其他公司的航機,方便旅客。

內地的航空交通流量管制,簡稱「空管」,由內地空軍負責。據悉,主管空域的「中央軍委空中交通管制委員會」(「空管委」),直接由中央軍委領導。內地經常實施空管或因軍事演習或天氣影響而封鎖部分航空領域。有研究報告指,內地民航旅客每日因航班延誤而浪費的時間合共約五十七萬小時,每年因航班延誤造成的經濟損失估計達五百億元。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