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霓虹亮透晚上,把城內也照亮……」樂隊達明一派的《今夜星光燦爛》時為上世紀八十年代,也是霓虹光管在香港最璀璨的日子。七十五歲的劉穩是本港最年長的霓虹光管師傅,他仍緬懷過去的輝煌歷史:「香港五光十色,係東方之珠,我都有份貢獻,有啲自豪感!」然而,現時即使資歷最淺的霓虹光管師傅,也有十八年年資,換言之,近二十年來再無新人入行,隨着師傅們年華老去,霓虹光管這門手藝恐怕亦會失傳。

彌敦道五光十色的霓虹招牌,盡顯香港東方之珠的特色。

工場內掛起了劉師傅代表作的舊照片--- 彌敦道普慶戲院「樂聲牌」招牌。

劉師傅為東方報業集團做了個「東」字霓虹光管。

劉師傅聚精會神燒光管,然後屈曲成字。

偌大的工場,現時只得劉師傅一人默默工作。

燒完的光管再吹,令屈曲位圓滑。

劉師傅工作的工場有四張長枱,昔日每張枱都有七、八位師傅一起搏殺,七嘴八舌,好不熱鬧,「依家得我自己一個人,你話淒唔淒涼?」劉師傅拿着四呎長的光管,在攝氏八百度的火燄上,又屈又吹,甚麼中文字、英文字,再複雜的圖案也難不倒他。劉師傅接受訪問時更即場示範,為東方報業集團做了一個「東」字,由屈曲、組合、注入氣體,直到接通電流,亮起奪目耀眼的火紅色,約為一小時。

現存師傅不逾十個

雖然工多藝熟,但一不留神,便很容易受傷,劉師傅雙手固然傷痕纍纍,指頭綁着的膠布就是新近的印記。工作危險或許是無人入行的原因之一,劉師傅也收過幾十個徒弟,但近十年八年都無了,他反問記者:「我收你做徒弟,你制唔制?」劉師傅指出,本港現存的霓虹光管師傅不多過十個,最年輕那位都做了十八年,未能傳承下去都無辦法。

劉師傅憶述,他十六、七歲跟隨父親入行,「佢(父親)當時做霓虹光管安裝,唔想我做高空工作,咪叫我學師做霓虹光管;開頭都覺得好悶,但為勢所逼,無話鍾唔鍾意,都係咁做落去。」幾年後學滿師,劉師傅月薪由三十元倍升至六、七十元,到七、八十年代,香港經濟起飛,「做得最多係酒樓、煙仔、銀行、電器、金舖招牌,最大個咪彌敦道普慶戲院嘅『樂聲牌』,成廿層樓高,幾十個師傅夾份做,做咗五、六個月」,說起代表作,劉師傅眉飛色舞。

「做得一日得一日」

近年LED燈出現,成為廣告招牌新寵,「LED燈,買配件裝嵌就得,製作簡單,又多變化,但霓虹光管始終有氣勢得多,鬼佬嚟到香港,見到廣告招牌五光十色,讚香港係東方之珠,呢個美譽,我都有份貢獻,有啲自豪感!」

西九文化區M+博物館舉辦探索霓虹招牌的網上展覽,找劉師傅做個「M+」招牌,他卻不以為然:「邊係藝術品,係商品,有錢佬放喺屋企慢慢欣賞嘅先係藝術品!」得到西九博物館賞識,劉師傅形容心情「好似細路哥勞作貼堂咁,第時都唔知有無命見到,有命睇到都高興。」

劉師傅早已過了退休年齡,「個女都叫我唔好做,我自己都有諗:『唔通做到死嗰日咩?』但我同公司有淵源,大家有恩,咪做得一日得一日囉!」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