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灣啟晴邨槍擊案,警方出動飛虎隊游繩至單位外圍,行動遭電視台全程直播,事後市民讚揚警方英勇,令警隊形象提升,保安局局長黎棟國指警方與傳媒在此案上很配合。不過,亦有市民擔心電視台直播,令疑犯可即時得悉警方部署,隨時令屋外警員陷入危機。新聞自由無可否認是本港的核心價值,但採訪是否比警方執法重要?兩者又應如何取得平衡呢?

顧問老師:Keith Leung

Q:如何平衡新聞自由與執法?

A:執法與新聞自由皆有不同演繹,制服悍匪、檢控違例泊車及拘捕示威者,皆屬執法行動,但部分不會因傳媒報道而有負面影響,因此需按實際情況,依照危險性、司法公正等原則,評估傳媒應否報道警方執法行動,難以有統一準則評定誰重誰輕。另外,平衡兩者需求上,輿論可發揮監察傳媒責任,部分國家更設有監察傳媒機構,而專制國家更由政府直接監察媒體。

Q:資訊發達對傳媒及警方執法有何影響?

A:網絡發展下,除了報紙、電視台等傳統傳媒,更出現網絡媒體、社交網站及網上討論區等新興媒體,令傳統傳媒的重要性下降。而新興媒體傳播資訊的速度,則令警方難以追趕,如一一年英國倫敦騷動,示威者利用網絡媒體傳播示威資訊,警方難以控制,令情況惡化。

延伸思考

1.若傳媒無權採訪執法行動,對社會有何影響?

A:若傳媒完全無權採訪執法行動,廣義上而言,即是失去新聞自由,傳媒無法監察政府部門行動,政府可控制媒體,可隨意控制輿論,社會將出現喬治‧歐威爾《一九八四》小說中描述的極權世界,市民遭監控、歷史遭竄改,大眾被政府灌輸符合統治者利益的思想。

2.警方形象受何因素左右?

A:警方行動的合法性、認受性都會影響輿論,影響大眾對警方的觀感。一般而言,可依照「法、理、情」三方面分析警方會否得到市民支持。本港警方執法較少有違法行為,但執法時可能有違公眾對「理」或「情」的要求,例如警方若拘捕年老違法人士,及早前警員擊斃尋妻噪漢,或未能獲得公眾認同。

3.社會價值與新聞自由,是否會有衝突?

A:新聞自由的原則是社會認同的,但過度的新聞自由則可能會影響社會其他價值或原則。例如部分人認為傳媒播放示威及遊行的片段,會鼓動市民上街示威,有礙社會上的穩定及和諧,繼而影響經濟發展。不過,新聞自由是否過度,需按實際情況評定,社會亦難以有統一的意見。

網上專頁:on.cc/sunstudies

聯絡電郵:studies@on.cc

答案請瀏覽網上專頁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

昔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