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人的反對聲中遠行,探望半個世紀前去建設邊疆的老鄰居和同學。當時,此舉叫作「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不是自願的,而是被迫的,因為不是文革期間上山下鄉插隊落戶,所以文革後不符合回城政策,只能「生根開花」。另外,在香港,做過新疆菜,和老闆相處甚歡,老闆兩夫婦曾是烏魯木齊大學教授,八十年代辭職下海做生意。就是這雙重原因,故而當了一回「冰山上的來客」。

天高雲淡,城市很美麗,除了樓房沒北京、上海、廣州高,其他毫不遜色。朋友告知,當年來時,遠望戈壁沙漠,烏魯木齊只有一條像樣的街,一殼眼淚……今天請也不走了。孩子出國的出國,去大城市工作生活也有,如今日子好過了,吃的東西新鮮,尤其鮮奶、瓜果、牛羊肉;晚餐很豐富,老虎菜、大盤雞、烤全羊、奶茶外加新疆饢。少數民族熱情、好客、豪放,非常容易相處。

不禁問:既然城市漂亮了,生活更好了,人民錢多了,為何抗爭、爆炸、砍人反而日益增加?一石激起千重浪,七嘴八舌中,真相出現了。說真的,近年中央給新疆的錢多了,各方面幫助增加了,但過去欠帳太多,而且捉錯路:維人要的偏不給。其實,他們的真正目的是不要漢人管,不要漢人文化,而是要自治,甚至要獨立。為何不叫新疆省,而叫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但自治去哪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