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想晚清時期,中國動盪不安,戰禍連連,沿海居民為了養妻活兒,被迫離鄉別井到海外打工。當時潮汕地區有歌謠《過番歌》為證:路遙遙,水迢迢,會生會死在今朝,過番若是賺無食,變作番鬼恨難消。心慌慌,意忙忙,上山做苦工,日出分伊曝,落雨分伊淋,所扛大杉楹,所做日共夜,所住破寮棚,真真慘過蝦。渡過黑水,吃過苦水,滿懷心事付流水,想做座山,無回唐山,終老屍骨歸義山。

中國「豬仔」飄洋過海,推動彼邦建設,以「賣豬仔」熱門目的地美國來說,首條橫跨東西兩岸的鐵路便是由萬多名華工的血淚鋪成。百多年後的今天,美國人反思歷史,將鐵路華工列入勞工部名人堂,肯定這班無名英雄的貢獻。

有人天真地認為,如今中國豬仔後代已融入美國主流社會,躋身政壇,或許有利中美關係。其實,所謂種族者,未必以血緣劃分,文化認同才是第一位,旅美華人後裔在當地落地生根,早已成為不折不扣的美國人,又怎會認同中國那套?

往事已矣,來者可追。今天回顧華工血淚史,最大的意義在於提醒我們──惟有國家強大,國民才有尊嚴,才能過上安穩幸福的生活。問題是,現在那條「崛起之路」真的行得通嗎?是把中國導向富強的明天,還是重蹈當年的國破家亡?端如《過番歌》所說,會生會死在今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