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問題近年受到社會關注。雖然當局不斷投放資源處理與日俱增的精神病個案,但若政府未能提供有利精神健康的生活環境,香港勢必成為精神病之都。

政府早前向衞生事務委員會簡介精神健康檢討委員會過去一年的工作進度,並表示會加強成人的精神健康服務,及強化精神病患者的醫療支援。然而,筆者指出上述措施難以遏止精神病患者不斷增加的趨勢。

在政府管治失當的情況下,貧富懸殊惡化,基層市民及中產家庭的生活質素每況愈下。市民面對眾多問題,例如開支不斷增加、收入停滯不前、長工時、工作不穩定、欠缺安全感,不少市民更須前往遠離居所的地區工作,此等因素均令港人面對重大壓力。由於未能紓解壓力,不少市民會出現多種精神病態,嚴重者更會透過自殺終結生命。自殺的情況並不限於窮苦一族,中產及權貴亦不能免疫,多月前有金融才俊在中環鬧市跳樓身亡,近日更有大財團旗下電器店舖的經理割脈自盡。

而當局冷酷無情的政策及措施,將陷於絕境的市民推向絕路。早前一名天水圍中年街坊因長期失業而需領取綜援,他在申請綜援期間遭受職員的白眼及歧視,令他感到尊嚴掃地,最終自殺身亡。上述例子顯示,僵化的官僚制度亦是將市民推向絕境的幫兇。

要改善市民的精神狀況,只為精神病患者提供適當的治療是治標不治本,絕不能解決精神病個案與日俱增的問題。當局應從房屋、工時、工作環境及文娛康樂等方面,研究如何為市民提供一個促進精神健康的環境,令市民可以在優閒、多元化及有趣味的環境中健康地生活,香港才能擺脫成為精神病之都的厄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