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長洲太平清醮,吸引大批人士觀賞。這個極富傳統特色的小島節日,近年被包裝成旅遊景點,以搶包山、賣膠包子的紀念品作招徠,逐漸失卻節日本身意義。在全球化的大洪流中,傳統節日如何承傳下去?

顧問老師:Keith Leung

Q:飄色中以扮演政治人物或議題為主題,為何有此現象?

A:太平清醮被包裝成旅遊景點,為吸引遊客或本地旅客眼球,飄色不能再以傳統人物作素材,而改以扮演社會知名人物,較貼近現實生活,容易引起大眾共鳴,同時反映港人的政治意識逐漸提高。

Q:在保留傳統文化上,政府可擔當甚麼角色?

A:第一,政策支持。任何一項民間活動須獲政府支持,才能得以繼續發展,如當年政府宣布復辦搶包山活動後,令太平清醮再次成為民間盛事。第二,政府可成立專門機構,進行統籌及負責分配資源。最後,在傳統活動進行期間,政府亦應擔當監察角色,如交通、治安。

延伸思考

1.全球化如何改變傳統節日的形式?

A﹕部分節日被商業化,必需經過「創造性轉化」才能繼續生存,即在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再加入現代元素,如太平清醮的傳統祈福包子,改成環保膠包子﹔搶包山變為攀爬計分賽。不過,同時亦有節日被淘汰,漸漸被人遺忘,如七夕。

2.若傳統節日被商品化,有何利弊?

A﹕在現代的消費及物質主義下,只有能賺錢的節日才能生存,容易造成節日過度商業化,令人忘卻節日本身的意義。另一方面,藉?商業推廣,反而能喚醒市民思考節日的意義,如在中秋節買月餅送禮時,仍不忘背後的團圓意義。

3.太平清醮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對本港旅遊及經濟發展有何影響?

A﹕太平清醮不再只是純本土活動,世界各地人士可透過網上資訊,認知太平清醮,從而吸引更多遊客訪港,刺激本地經濟。同時本港政府亦會更願意投放更多資源宣傳,有助推動本土文化。

網上專頁:on.cc/sunstudies

聯絡電郵:studies@on.cc

答案請瀏覽網上專頁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

昔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