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佔領中環」能否搞成,規模多大,如何收場,目前誰也難下結論,因為這要靠「事實」最後說話。正因為誰也難下結論,大家都在「估吓估吓」,問題會顯得「十分嚴重」,尤其是朝廷要作出最壞之打算,即香江戒嚴,出兵鎮壓,把「佔領中環」當成「六四事件」處理。

朝廷對六四事件的「定性」是「反革命暴亂」,當場鎮壓和事後抓獲的人是「反革命暴徒」。二十五年前,朝廷還沒有廣泛使用「國家安全」這個概念,還沒有廢除反革命的說法。如今,朝廷不怎麼說「反革命」了,而是「國家安全」至上,「保衞國家安全」成了「時代強音」、官方最愛說的政治語言。因此,一旦香江發生大規模「佔領中環」,一旦這一行動出現「衝突」,軍警鎮壓,朝廷會斥之為「危害國家安全」。然而,不論是「反革命」還是「危害國家安全」,官方對此鎮壓的理由必是因為它乃「暴亂」或「動亂」也。

當年官方是先將學生「佔領天安門」說成是「動亂」,之後宣布北京戒嚴,強令學生撤離天安門廣場;不果,就強行驅逐,遇到阻抗,就開槍鎮壓,然後再宣布發生「暴亂」,阻抗者是「暴徒」。然而,學生和北京市民的邏輯和說法是,他們「佔領天安門」的舉動是在「反官倒」、「反貪反腐」、推行政改等和平請願,與政府溝通對話,遭到軍隊鎮壓,官方說的「鎮壓暴亂」實乃「先鎮後暴」、「由鎮而暴」,因此朝廷才是「暴亂」的真正製造者。這樣的邏輯對立,會發生在「佔中」身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