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一向同意本地樓價升得高,但不同意是被炒高,前者是有實質需求支持,後者是不顧市場承接力,盲目將價格搶高。政府與部分市場人士偏要將此錯認為彼,因此所作措施多不能對症下藥,徒然浪費了不少光陰。

本欄早知政府一直把錯脈,故在去年初在此地撰文,鼓勵有需要的用者不要空等樓價下調,要買樓便要大膽入市。文章發表後,政府突然再施猛藥,推出壓抑樓市的「加辣招」。結果一年下來,差餉物業估價署公布,本地住宅樓價竟升了近百分之九,租值亦升了百分之四,市場大感嘩然,筆者卻感到其理固然。蓋藥不對症,必定無靈,去年的炒家已幾乎絕迹,但樓價照升無虞,這就叫實質因素支持了。

樓價為甚麼能升百分之九?本人的解釋較特別,那是因為租金回報升了百分之四,樓價自然也會有相近升幅,而去年的通脹率是百分之四點幾,物業亦會隨通脹作相應調升,將兩者相加,不就等如約百分之九了嗎?這完全是一個健全市場的正常現象,足以證明樓價高企跟炒家無甚關係。

政府天天說要壓抑炒風、推低樓價,市民就巴巴地等樓價下調而不肯入市。但樓市有租客支持,租金年年調升,賣家便不肯割價求售。結果去年二手市場買賣兩閒,一潭死水,既害死地產代理從業員,也害苦想買樓而不敢買的市民,社會上全是輸家,沒有任何一方在這樣的市況下可從中獲益。因此,近日政府向市場透出風聲說會「減辣」,並非真要撤招,而是要向市民傳遞資訊,政府不會再加強力度打壓樓價,要買的人是時候入市了。只有真正的用家肯重投市場,樓宇的交投才會重入正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