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本港不但天氣回暖,更經常被霧氣或雨水籠罩,成為霉菌叢生的最佳時機。而這些霉菌更可能入侵耳道而令耳仔發霉,並以耳內分泌為食物大量繁殖,令患者出現耳朵痕癢、有堵塞感及疼痛等不適,如果任由霉菌橫行隨時可引致爆耳膜及中耳炎等迸發症。

霉菌屬於真菌類,存活在環境之中,耳道又暖又濕的環境便最適合它們生長。抵抗力較弱及長期使用抗生素等人士較容易出現真菌感染,而真菌也可經由不潔的挖耳器具及污水進入耳道,而棉花棒的殘留物加耳垢便是真菌的營養食糧。

耳道發霉的徵狀,與細菌感染不相似,後者多數會引起耳道紅腫及痛楚,而真菌感染則可能只出現耳痕、聽力下降、耳塞感及有黏液流出,但正因為徵狀看似不嚴重,故容易被忽視及延誤治理,讓真菌有機會侵蝕耳膜及入侵中耳。

治療真菌引起的耳道感染不能單靠藥物,因為抗生素對真菌無效,而抗真菌藥水或耳膏也未必可以殺死有頑強生命力的真菌孢子,所以需要由醫生利用顯微鏡,先清走耳道內的菌絲,然後再用藥物,才能見效。

最後要再次提醒市民,耳道內的耳垢通常也會自然排走,因此一般都毋須用外物或清潔劑處理,否則可能會刮損耳道,甚至把病菌送入耳道引起感染及其他併發症。而平日亦要保護耳道,避免讓污水流入,也有助減少真菌孳生。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