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呢隻係斑龍,嗰隻係雙冠龍、劍龍……」年僅十一歲的馬青對恐龍品種如數家珍;轉頭又沉醉在英雄漫畫中;英語流利如母語。他擁有這些才能,同時是名輕度自閉症患者。自小愛躲在一角看書,不願上課,幾經診斷才解開謎團。母親馬太強調自閉症患者非能力「唔得」,只是本港支援少,主流學校難以照顧,惟有自費找自閉症學校,讓兒子重拾學習樂趣。

馬青(右一)對恐龍具濃厚興趣,對不同種類恐龍的特性如數家珍。圖左是馬太,圖中為導師。

四月二日是世界自閉症關注日,作為自閉症患者家長的馬太,冀社會給予多點關心及支援。患者的專注力及社交較弱,難以追上主流學校的緊迫課程。她憶述,每逢中文默書,兒子便「怕怕」。因他不能「坐定定」牢記詞語,「溫書溫到夜晚十點,先溫得一半,搞到佢趴喺枱,好似放棄咁。」

不懂與外界溝通的馬青,愛讀漫畫書,對英雄角色人物琅琅上口,亦能牢記不同種類恐龍的特性。提到恐龍,他即時「有反應」:「鍾意劍龍,佢有一個武器,是尾巴有刺。係侏羅紀恐龍,食草,好似大象咁大隻。」他讀幼稚園時被發覺有溝通障礙,輾轉至六歲,馬太安排他到非牟利自閉症學校「愛培學校」就讀,每星期接受兩次行為治療,改善溝通能力。

患病或與遺傳有關

愛培學校臨床心理學家區浩慈表示,自閉症屬腦神經發展障礙,成因不明,普遍認為與遺傳有關。據衞生署資料,前年有一千五百多宗新症,但本港實際病發率無系統性評估,美國每八十八人有一人患自閉症。大多數患者於兩至三歲確診。家長應注意,兒童一歲時已懂得玩「假想遊戲」,例如拿起電視遙控器扮打電話,但自閉症兒童要到二至四歲才學識。

區浩慈稱,家長如發覺自閉症子女在某方面具卓越才能,也不能主攻該範疇,否則終難解決問題癥結。她說,六歲前會針對患者的社交、語言等弱項做早期訓練,年紀較大時可配合其才能做行為治療。自閉症病徵或隨年紀變化,而自閉症、亞氏保加症、兒童期崩解症,以及一種廣泛性兒童發育障礙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溝通及社交障礙,或令家長感覺混亂。有見及此,美國精神醫學學會去年發出最新評估指引,建議統稱該四病症為「自閉症譜系障礙」。未達到診斷準則而有症狀的兒童,可稱為自閉症傾向或具自閉症特徵。

如何識別兒童自閉症?

1. 八至九個月大嬰兒看到飛機、小鳥等東西時會「手指指」,與別人分享所見所聞。若一歲半至兩歲仍不懂,可能有溝通障礙。

2. 一歲兒童懂說單字,兩歲懂說片語及短句。若只懂用「手指指」,或有語言障礙。

3. 七至八個月大嬰兒知道別人叫他的名字;自閉症患者或到一歲多時,被叫喚姓名仍然「無反應」。

4. 留意兒童的「八卦」程度,如看見父母回家是否視若無睹,會否八卦其他同學的傾談內容等;不八卦或有社交問題。

5. 一歲兒童懂得玩假想遊戲,如扮講電話、扮玩煮飯仔;自閉症患者可能兩歲以上才學識,且遊戲情節較單一。

6. 八至九個月大嬰兒開始玩玩具,爬地找父母,展示手上玩具及其他物品;如果子女不懂,父母應留意。

7. 子女是否經常說話重複如鸚鵡學舌,身體向前向後搖擺,不時搖手;如有,可能是自閉症徵狀。

資料來源:臨床心理學家區浩慈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