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科技發展一日千里,手機應用程式如遊戲、地圖、社交apps,已成為市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城市大學應用程式實驗室與大埔扶輪社合作,舉辦首個中學生手機應用程式教育計劃,年紀最小的學員嚴太謙只有十三歲,城大應用程式實驗室總監兼課程導師張澤松表示,期望課程可以啟發學生的邏輯思維,提升他們的解難能力。

年僅十三歲的嚴太謙(右)及十五歲的嚴太亨兩兄弟已懂得編寫鬧鐘程式。

城大與扶輪社合作,開辦予中學生參加的程式編寫課程。

最細學員13歲

十三歲的嚴太謙與十五歲的哥哥嚴太亨一同參加名為「We Can Code」的課程。嚴太謙指,由於對編寫程式一竅不通,而且程式語言「好難明」,本來並不想參加課程,不過在家人的鼓勵下繼續參與。課程內容主要學習編寫一個需要猛烈搖動才會停止響鬧的鬧鐘程式,嚴太謙表示感到困難,研究了兩至三個星期後終於成功,感到非常高興及有滿足感,更希望將來成為程式編寫員。

哥哥嚴太亨亦表示,對程式編寫感興趣,希望將來編寫出一個類似搜尋引擎的程式,而且會有一個免費及收費版本。嚴太亨表示,學校課程並沒有教授程式編寫,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去了解何謂程式編碼。他說:「學識寫鬧鐘程式無咩特別,但係學識咗java(程式語言),對寫其他嘢好有幫助。」

為期八周的課程昨日完結,三十名學員成功畢業。張澤松指,希望學生透過接觸製作手機程式,增強邏輯思維,料今年暑假會再舉辦同類計劃,屆時學員人數將倍增至六十名。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