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說今時今日,養大一名子女的成本已由四百萬翻升至八百萬元,其實沒有誇大。別的不提,就說遊學這一筆嘛,小學時花六千元去台灣,中學時花二萬五千元去德國……以此類推,將來升上大學,肯定要花十萬元環遊世界才像樣。屈指一數,單是孩子年年出外見識便花了過百萬元,加上幼稚園、Playgroup、奶粉錢等「初期投入」,衣食住行學費書簿紙筆等「恒常開支」。八百萬多乎哉?不多矣!

有趣的是,帶學生豪遊德國的不是甚麼貴族學校,而是一間屋邨官立中學,為了體現香港教育的「平等」,還請基層家長割肉放血。但聞校長大人淡淡然解釋:「其實不少報名學生來自綜援家庭,是可獲得學生資助計劃全數或半數津貼的。」卻不知納稅人看到自己的血汗錢被進貢旅行社時,會是甚麼樣的一種感受?

想來,我們那一代屋邨仔真是生不逢時。當年港英政府沒有提供偌多福利,小生到中學畢業也沒有到過外國,暑假去不了德國,只能去德記茶餐廳捧餐幫補生計,大學畢業旅行難得奢侈,帶着自己課餘兼職賺來的些微積蓄,背起行囊去歐洲蕩了半個月,埋單也只需一萬多元。

現在的中學生去十天德國便花了二萬五千元,果然是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新人勝舊人!